都市農耕升級 打造理想田園城市

都市農耕升級 打造理想田園城市

把夢想和觀察化為具體可描述的想法,設計本身也是一種工具,可以向政府和其他社區居民分享,並可做為推廣教育的工具。
~西雅圖食物森林創辦人格蘭赫里希(Glenn Herlihy)

文、攝影/陳昊安 圖片提供/梧桐基金會

2014年,柯文哲在其競選政見提出「田園城市」(Garden city)的構想,引起廣泛討論,有人批評「理想雖好,但有些天真」。時至今日,台北市的田園城市政策已有許多實際執行經驗,新北市府也推出「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ing)政策,強調都市空間的多功能利用,包括食物產出、營造景觀效果、安心的食物來源、食育及社群交流機會等,台中市也跟進,提出「城食森林」計畫並建立示範點。

「田園城市」的概念由英國人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提倡,鼓吹打造結合城市優點和鄉村特質,適合工作又可親近自然的生活環境。這個概念不僅是對理想生活環境的構圖,更點出一項事實:人們總是渴望與土地和自然有所連結。

面對氣候變遷、人口暴增、糧食危機及食物安全等諸多挑戰,都市農耕有了更多的功能和意涵,已成為各地蓬勃發展的城市運動,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西雅圖必墾食物森林(Beacon Food Forest),是目前為止,公有地上面積最大的食物森林。

必墾食物森林的兩位創辦人花了2年時間與市民溝通,獲得大部分市民支持及政府的支持後,開始透過志工組織建置食物森林,在設計上兼顧不同的族群,比如包含5種語言的標示牌、半身高的苗圃讓不便彎腰者也得以參與,更重要的是,透過食物森林的實踐,創造政府與民間在如何使用公共領域上的正面互動,西雅圖市議會已通過,食物森林的法定地位等同公園綠地,若建商要開發,須用同等面積的土地作交換。

除了美國,德國柏林、新加坡、英國陶德莫登(Todmorden)…世界各大城市幾乎都有不同的都市農耕型態,日本東京甚至有「銀座養蜂計畫」。在台灣,相關政策施行前,也早有許多先行者著手進行各種嘗試:

城市中的後花園 台北市錦華里社區花園

在有「天龍國」之稱的台北市大安區,有一個里處處可見植栽、綠地,更有里民共有的花園,它不是華廈社區裡專人維護的觀賞用花園,但草地全年長青,各種果樹、香草、葉菜…應有盡有,是里民最好的休憩、教學空間。

農村長大的錦華里里長溫美珠是這座花園兼菜園的大力推手,早在田園城市政策施行前,便將里內空屋拆除,進行綠化,同時消除治安、消防的死角,而藏在巷弄中的後花園,是協調國有財產局和國防部的空地,結合「植物銀行」,由里編制的園藝隊定期維護。

錦華里社區花園

左:花園中的香蕉結實纍纍。
中:里長溫美珠一邊巡視,手中一邊分株,準備扦插
右:炙烈的陽光下,新種的一批皇宮菜逐漸茁壯

溫美珠分享道,里內的羅老先生因喪偶相當憂鬱,她封他為園長後,羅先生每天到花園來巡視,點算植株數量、觀察生長情況,與園藝隊連繫,身體活動加上心理的成就感,讓他現在過得很開心,用客家話告訴溫美珠:「好在有這塊花園」。

花園外圍有人車分道的步道,內有多處木棧板供居民和寵物活動,草地除了美觀,更具有天災時緊急避難的實質用途,不只可搭帳篷過夜,還有兩處水龍頭提供水源,是溫美珠身為消防志工的細膩之處。

溫美珠說,花園裡的植栽風貌已經與最初的城市花園大不相同,許多果樹是民眾棄養或捐贈,她也會蒐集當紅作物和相近的作物,如:薑黃、薑、葛根,種植在同一區,讓民眾學習辨識,也透過移工喜愛的檸檬香茅與其結緣。

「有一個可親近、可觸摸的花園,讓大家的心變得很柔軟、很溫暖」,在溫美珠的綠手指下,不少奄奄一息的植株不僅重獲生機,還能分株、贈苗;幼稚園也來此進行戶外教學,學童親手採收蔥,中午做成午餐,還能帶一把回家,小朋友都好開心,「許多小細節是無心插柳,卻營造出許多樂趣。」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