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森林/友善循環/善用林木/大地健康 國產材自用10大理由

永續森林/友善循環/善用林木/大地健康 國產材自用10大理由

由於過去台灣對林木資源的生產規劃不足,且成效有限,加上民眾對林業的印象仍停留在「砍樹就是破壞大自然」,因此官方與學界也承受著壓力,需要更進一步溝通,讓民眾了解──經營人工林,才能保護天然林。

文/吳宥姍

台灣山林在當年各方的抗議下,才得以休養生息,如今要重啟伐木、經營人工林,官方也面對龐大的壓力。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李允中說:「為了避免環保團體產生疑慮,未來在採伐和造林上,都會引進FSC認證,確保程序符合生態永續」。

購買木製品認明FSC認證 確保符合生態永續

FSC認證(永續森林認證),是指森林經營要兼顧「環境、經濟、社會」3大面向的平衡。如果無法顧及環境,永續性就會傾斜;無法兼顧經濟,伐材也無法持續;而在社會部分,則是會影響民眾或勞工;所以三者要平衡,才能維持永續。

FSC是國際公認最嚴格的森林驗證標準,有10項原則及多項指標,消費者在購買木製品時(例如衛生紙),可以認明FSC認證,代表這是採用合法永續性森林的木材所製造,從消費端約束生產者。

林務局經營人工林,也採用類似的經營計畫,例如將東勢地區冷林道的人工造林地分3區經營。紅檜、扁柏等高價位的林木留給後代子孫;台灣杉、柳杉設為中層的經營目標,約50年就可砍伐;最淺層為一些闊葉樹,約20年可砍伐,然後立即植樹,形成循環,讓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木材可用,森林面積也不致減損。

而使用木材取代石化原料,也符合當代的環保潮流,各國都希望擁有自己的森林資源可以經營。林務局為了推廣國產林木資源,列舉10大使用國產材的理由:

FSC永續森林驗證10項原則

理由1.種下台灣的天然吸碳機
樹木能吸入二氧化碳,將碳儲存起來,並釋出氧氣;重點是「年輕壯齡的樹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較高」,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IPCC)就曾指出:管理良好的人工林,比天然林更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提高森林碳儲存,減少溫室氣體。

理由2.每棵樹都是碳的最佳管理員
一棟40坪完全由木結構建造的房子,可以儲存約2.6萬公斤的二氧化碳,有如一座「都市森林」,而木材所儲存的碳,在木材分解後會重回大氣中,不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此循環稱為「碳中和」,相較於水泥,木材是對環境更友善的材料。

理由3.讓林地真正林用,不讓違規亂象破壞美麗山林
長期使用進口木材,致使台灣本土林業式微,營林收益低落,也導致私有林地荒廢或違規使用,造成環境與水土保持問題;所以林地林用,是找回台灣土地健康很重要的一步!

理由4.多使用木材,就能減少使用較耗能的鋼筋、水泥與塑膠
製造同重量的鋼筋、水泥與塑膠,所消耗的能源是木製建材的20~120倍,而且會對環境產生巨大衝擊。因此,選擇木材製品就能減少能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

木材屬可再生資源,只要使用量少於生長量,就能永續利用。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減少使用石化燃料,發展再生能源;台灣林木資源豐富,應該好好把握這個優勢。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