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麗文
感冒時去醫生,醫生多半會在診療過後叮嚀:「要多喝溫開水,多休息!」
其實,不只是感冒,很多情況醫師都會建議患者多喝水,喝水和生病究竟有什麼關聯,它真的能讓你恢復健康的身體嗎?
沒錯!書田泌尿科診所執行長陳明村表示,補充水分對人體而言,在臨床上有一些明顯的幫助,像是防止老化、保持肌膚光澤、安定精神、預防膀胱、腎結石和尿道結石、解決便祕之苦、治療感冒…等,所以水也有「百藥之王」之稱。
所以,想趕快好起來嗎?多喝水吧!下列10招生病時飲水法,讓你「對症喝水」,盡速恢復元氣。
第1招 當你感冒發燒時,喝水可避免虛脫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洪峻澤表示,雖然說感冒發燒時,沒看到流汗,但是體溫上升,水分會減少,而且感冒時胃口不好,什麼都不想吃,如果長時間不補充水分,就會產生脫水現象。
已故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也建議,可由尿液來判斷,如果尿液顏色比啤酒的淡黃色還深,就表示你該補充水分了。
第2招 當你罹患膀胱炎時,喝水可稀釋細菌
洪峻澤說,尿道感染是逆行性感染,也就是和尿液排出的方向是相反的,細菌是由尿道、膀胱再到腎臟,因為感染之後小便時會有疼痛、灼熱感,很多患者因為怕痛反而不敢多喝水,結果使病情更嚴重。
陳明村也說,尿路感染的人一定要多喝水,喝水量可以比平常多一些,一天300cc都沒關係,因為水分可以稀釋細菌,有助於將細菌排出,使病情和緩。
第3招 當你罹患尿路結石時,喝水可幫忙排出結石
洪峻澤表示,在泌尿道疾病方面,不論是預防或舒緩病情,都必須多喝水,以尿路結石來說,80%的尿路感染結石可以自己排出,但可得靠多喝水來配合。
他建議尿路結石的患者,每天至少喝水2000cc,喝水的時間盡量在兩餐之間,也就是飯後2小時,因為這個時候吃飯時攝取的水分已經被身體吸收,可再補充水分。另外,半夜是一般人的脫水期,最好也補充100cc~200cc的水分。由於尿路結石患者的復發率高,所以平常就應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
第4招 當你攝護腺肥大時,喝水有助排出尿液
陳明村表示,攝護腺肥大的病人會有小便不順、頻尿的問題,多喝水可以幫助尿液排出,但是因為患者晚上都有夜尿的問題,為避免影響睡眠,所以晚上、睡前不適合多喝水。平日的攝取量一定要喝到2000cc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