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順應節氣 中醫教你防秋燥

秋季養生順應節氣 中醫教你防秋燥

Editors choice
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也是許多疾病復發的時節,這是因為秋季天乾物燥,人體容易因缺水而引發皮膚乾癢、咳嗽、呼吸困難、便祕等症狀。如何防患於未然?只要懂得秋令的養生之道,就可以事半功倍。

文/溫欣儒

白露已過,時序進入秋分,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意即從秋分開始,氣溫便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涼,進入深秋季節,若稍不留神,很容易就受風寒感冒,所以應注意保暖,以免著涼。

一般人都知道,秋天是各種疾病的高發期,如傷風、感冒、過敏、乾咳等,都是常見的症狀,但一些比較細微的病狀,諸如胸悶、呼吸困難、皮膚乾癢脫皮等,就比較不會留意。其實這些秋天好發的病症,正是中醫所謂的「秋燥」、「燥邪」所致,包括口、鼻、皮膚毛細孔,甚至肺部,都容易受到影響。由於肺氣會影響大腸的傳導功能,所以到了秋天,有些人也會出現便祕、大便乾結等現象。

秋燥入侵 哪些族群要注意?

常言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意指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穫、冬天儲藏,這是古人用來形容農業生產的過程,也是大自然植物的生長規律。而中醫強調天人合一,為了順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道理,也會按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來養生。

從西醫觀點來看,要改善秋天的疾病,就要吃藥、多喝水和休息,但從中醫的角度,秋季就是要滋陰養肺、緩解體內燥熱,才能抑制燥邪帶來的不適。

一般人都知道秋天主燥,所以要滋陰養肺,但並不知道原因為何。根據《黃帝內經—素問篇》對五運六氣的解釋指出,五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氣的運行,而秋的五行屬金,肺也屬金,因此秋氣與肺相通;六氣則是一年四季有六種不同的病氣,分別是「風、寒、暑、濕、燥、火」,其中的燥就是「秋燥」,是秋天獨特的病氣,所以秋季是肺病及呼吸道疾病好發的季節,也是養肺的好時節。

所謂「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鼎昌中醫診所院長曹永昌博士表示,秋燥邪氣入侵,最先侵入的是肺部,而肺開竅於鼻,所以容易發生慢性支氣管及呼吸道疾病,如氣喘、鼻子過敏、咳嗽等,而慢性喉炎的患者,又比較容易受秋燥影響。

此外,體質偏燥、年紀較大且體型瘦小、更年期的人,也容易出現秋燥現象。如果平常容易有口腔潰瘍、長期熬夜、失眠、便祕及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秋燥症狀會更明顯。

預防秋燥有妙招?健康喝水很重要

一般人總分不清「燥熱」和「上火」,因此會吃錯食材,因而加劇病情或無法痊癒。舉個例子,鍋裡的水之所以會燒得滾燙,有兩個原因,一是燒水的火太旺,二是鍋裡的水太少;如果是火太旺,就需把火關小,讓水滾得慢一些,此為去火;但若鍋裡的水太少,致使水滾得太快,就稱為燥,需要加水。所以秋天要適當補充水分,讓身體得到滋潤,才能有效紓緩燥邪帶來的不適。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