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昌華/台北市內湖區內湖里里長
建構內湖老街發展史 保存照片史料
水電專業改造防火巷 盼公設符合地方特色
許昌華是內湖里土生土長的在地人,對地方的深厚情感讓他決心投入里長志業,擔任里長至今已8年。他致力保存內湖傳統文化,期許建構內湖老街的發展史,也運用自身的水電專業,改造防火巷等建設,打造出具文化氣息且安全無虞的內湖里。
內湖里具有悠久歷史,舊稱「梘頭」,源自早期農地引流灌溉設施。每年元宵節的「夜弄土地公」極具特色,是凝聚在地的重要節俗。
不過許昌華感嘆,由於現代化的社會發展,導致傳統文化面臨衝擊,節俗的韻味已一年不如一年,因此他動念蒐集內湖老照片,並舉辦藝文活動,以保存內湖的傳統文化。
許昌華於2014年創立「梘頭情史」臉書社團,鼓勵里民蒐集內湖里的史料及老照片,目前已有4,000多位成員。另外,他也透過人脈,向熟識的里民或機構蒐集相關資料,逐步建構內湖老街歷史。
2020年,適逢梘頭福德祠建寺百年,廟方舉辦為期1個多月的「梘頭福德百年元宵藝文活動」,許昌華正是活動重要的幕後推手,不但負責活動規劃,舉辦元宵燈節、懷舊市集及手作平安龜體驗,同時也在內湖公民會館舉辦內湖老街舊照文史展覽。
擔任里長之前,許昌華從事水電業,對於硬體建設的結構或施作步驟相當熟稔。上任後不久,成功改建內湖路2段355巷7號旁的防火巷,鋪設木棧道、解決高低落差、隔絕瓦斯管線,讓里民通行安全無虞。
內湖里以住宅區為主,里內公園綠地不多,因疏於管理,居民原將不需要的盆栽棄置在公園裡,許昌華上任後進行清理及美化,並設立老照片看板,讓長輩經過時喚起舊時的美好回憶,也具有文化保存及教育意義。
目前,許昌華正規劃搭建公園廣場的遮雨棚,方便日後里民在此舉辦活動聚會,同時預計運用公園畸零地設置二手書攤,向里民募集舊書,提供一處可以靜心閱讀及交流互動的場所。
許昌華建議,台北市的公共建設應配合地方特色,採取因地制宜的設計,他希望未來政府能協助編列預算,逐步將梘頭老街的路燈及店家遮雨棚等設施,修整為符合在地特色的風格。(文/詹珮蓉)
李志勇/台北市中山區正義里里長
爭取國有閒置土地規劃公園綠地 盼加速老舊社區都更
疫情期間親至大樓消毒 發放待用餐券照顧弱勢
李志勇最初服務於警界,後來擔任台北市議員陳炳甫服務處的助理工作,正義里就是他協助服務的轄區,因此對於正義里十分熟悉。李志勇表示,出來參選里長,一方面是希望能更深入服務在地,另一方面,也期盼讓老舊社區可以開展出另一番新風貌。
擔任里長後,他首先致力環境改造,陸續完成衛生下水道管路銜接、水溝溝體更新及增設等工程,並大幅整治防火巷、增加機車停車格、劃設標線型人行道及增加路燈照明、減少治安死角等。
此外,林森北路巷弄裡一處300多坪的閒置國有地,原本雜草叢生,李志勇非常希望能爭取作為公園綠地,建置兒童遊樂設施;但國產署屬意出租,目前只和正義里簽約使用2年,因此李志勇只好先進行簡易綠化。李志勇建議,如果市府及國產署能對此處有所規劃,設計出既有綠化功能,又有益於大眾的設施,像是托老、托嬰等相關服務,那就非常理想了。
由於上任沒多久就發生新冠疫情,李志勇除了帶領志工加強後巷及地下室的清潔消毒,更自費從網路訂購噴灑器具,只要得知有確診者,第一時間就親自進入確診者的社區大樓,一層樓一層樓地進行消毒,讓里民安心。
疫情期間,里辦還發放待用餐券給有需要的里民,這是起因於一位善心里民,有一天到小吃店用餐,發現很多店家都暫停營業,他想,應該有不少人因失業而頓失收入,便提出要捐贈3,000元給店家,讓有需要的人可以免費用餐,但小吃店老闆表示自己不太懂待用餐,請這位客人直接找里長討論。
後來,李志勇談妥里上數家麵店、便當店及快炒店供應待用餐,原本只是在空白名片上簡單寫著「正義里餐券100元」的字樣,後來附近火鍋店的老闆主動表示,可以幫忙印製較精美的紙本餐券,同時熱心贊助餐費;後續更有里民捐出年終獎金,李志勇便運用這些款項,在特殊節日購買美食及應景禮盒,贈送給低收入戶。
至於正義里還有哪些地方急需改善,李志勇表示,正義里屬老舊社區,所以他很希望推動防災型都更,尤其近年地震頻頻,里上又有不少建築物超過50年,除了有漏水及排水管線堵塞的問題,他更擔心遇到更強烈的地震時,這些老舊建築是否可以耐受得住。
李志勇建議市府,應盡速評估這些老舊建築的災害風險,尤其屋齡5、60年的老房子,應優先列為都更標的。另一方面,由於里上巷道多在8米以下,可建蓋的樓層不高,所以願意參與都更的建商利潤有限,加上該區是商業區,有些一樓店面的房東不願中斷租金收入,而讓都更的進行更加困難。
李志勇期盼市府可以增加容積獎勵,或在大樓下方加蓋地下停車空間,對建商釋出利多,才可能加速老舊社區都更的進程。他認為,都更改建不僅能讓市容煥然一新,更重要的是讓民眾可以住得更安心、更安全。(文/陳羿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