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述 /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我們都知道,佛教的教義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其中第一句「諸惡莫作」是說,所有的惡,不管大小,都不要做。什麼是惡?就是做任何事都不要違背良心,只要違背良心的,都不是好的,都不應該做,所以不必去背什麼條文,或是刻意去守什麼戒,只要一切都憑良心,就不會犯錯,不會去作惡。
而且「諸惡莫作」不只限於行為,只要意念一動,就是做了。舉例來說,人與人之間常會發生摩擦,如果把這個不愉快記在心裡,甚至存著將來要報復對方的念頭,雖然還沒做出報復行為,但已經在心裡生出惡念,法界便已形成。所以在意念初動的時候就要留意,這就是「修心」。
釋迦牟尼佛說:「人不能成佛的原因,就是我執太深、法執太重。」佛在《金剛經》也說:「若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非菩薩。」可是偏偏很多修行人還是執著這些相,只修表相,但這些表相的方便法不是究竟法,只是一直繞圈子,卻繞不到「成佛」的目的地。所以,如果有人問我吃不吃素?我會告訴他:「我什麼都吃,我只要心素就好。」因為心素比什麼都重要,如果口中吃素,心裡卻具足「貪瞋癡慢疑」,那麼不管吃什麼,都是葷的,所以心素最重要。
得佛心印 究竟法門
師父傳給大家「清淨、智慧、圓滿、圓覺」,要做到清淨無染,智慧的差別就在這裡。
一般人都著相,但我們不要著相,我們要抓住佛教的真實教義、究竟的教義,除非你沒有智慧、沒有慧根,看人家怎麼修,就跟著怎麼修;看人家怎麼拜,就跟著怎麼拜。
當然,拜也有拜的道理,要你五體投地跪拜、禮佛,是要降伏你的心,不要傲慢,不要夜郎自大。因為有些人非常驕傲,要他五體投地拜佛、禮佛,就是要降伏他的驕傲,要他放下驕慢心。
我有位朋友,是個很有名的法師,他想實現人間淨土,但覺得自己沒有法力,有心無力,所以來找師父,希望師父能傳給他法。
他會跟師父結緣,是因為我們有一位女同修到他的道場去聽他說法,由於上課的時間還沒到,她就先坐下來禪定。這位女同修當時才剛跟師父禪修3個月。
那位大師在房間裡感應到一股很強大的力量衝到他的心,便出來看看是哪位大師來了,結果只看到這位女同修坐在那裡禪定,於是就上前問她:「請問妳的師父是哪位大師?」這位女同修並不認識這位法師,就不理他,繼續閉眼禪定,讓法師等了十幾分鐘。後來,她看他穿著大法師的衣服,就起身向他禮敬,並說自己是妙天師父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