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執著 隨緣自在

放下執著 隨緣自在

特約撰述 / 許郁莉 AI圖片生成 / 江玉涵

小晴最近發現,辦公室鄰座的「吃貨」同事球妹竟一反常態,午休時刻並沒有趕著祭五臟廟,而是直接趴在桌上睡覺,便關心地詢問原因。

球妹說:「我現在每天被迫提早兩小時起床,趕回娘家替我媽媽拜拜,因為她跟朋友一起出國旅遊半個月。從小到大,我媽從沒離開家超過一天,就是為了早晚要拜拜。可是我一直無法理解,心裡的虔誠應該比較重要吧,何必墨守成規呢?」

小晴聽了,好奇地問:「拜拜不是很快嗎?為什麼要提早兩小時?」

球妹說:「我媽特別交代不能馬虎,尤其是早上,除了要上香、敬茶,每隔兩三天還要換一次鮮花水果。如果不是因為要照顧小孩,我應該要住在娘家,至少可以省下交通時間,多睡一會兒。」

小晴又問:「妳不是還有一個哥哥,為何不請他分擔幾天?」

球妹嘆了一口氣:「他是基督徒,不拿香,對媽媽的拜拜行為很不以為然。其實我哥的規矩也很多,比如他很注重環保,外食一定自備環保餐具,如果忘記帶,不是回公司拿,就是再買一套新的,所以家裡堆積了許多他用過的環保餐具,他卻說這是『擇善固執』。」

「而且他下班後習慣上健身房,其實他公司附近就有一家口碑不錯的健身房,他偏偏要到20公里外的另一家,只因它的天花板比較高。還有更誇張的,他有一顆牙齒已經搖搖欲墜,牙醫建議拔除,但他就是不要,寧可忍受頻繁的疼痛。」

小晴幽默地說:「或許你哥哥認為,他的牙齒未來可能成為像佛牙一樣珍稀的『聖牙』,所以不肯輕易放手。」球妹被逗得哈哈大笑,頓時睡意全消。

所謂執著,是指對人事物產生過度的依戀或在意,但因人的世界充滿貪瞋癡,在這三大惡源的造作下,幾乎沒有人完全不執著,只差別在程度上的不同。

佛典上記載著一則故事:世尊在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個名叫提沙的比丘,某天受人供養了幾件上等材質的袈裟,他無比喜愛,便想在第二天穿上,不料世事無常,當天晚上他竟因故去世。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 Close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