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羿緻 攝影 / 蔡宗諭、楊庭瑋
人工智慧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如今AI浪潮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改變世界,從產業決策到日常生活,AI重塑許多人的工作方式和思考模式,並重新定義未來世界的競爭力。
為幫助在職涯中摸索的年輕人找到方向,世界領袖教育和平基金會社青團清大校友會9月與社青團科技聯誼會聯合舉辦一場與眾不同的職涯講座「AI×半導體×Zen」,以AI為主題,邀請台積電副理李昭德為半導體產業結合AI提出第一手的趨勢分析。
該講座同時結合禪(Zen)的體驗,現場近150位與會者在新竹市東區禪修會館負責人方惠梅的引導下,體會如何以「Zen」作為生活挑戰的解方。眾人在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師父開過光的道場裡,放鬆身心接佛光,感受正能量,體驗禪的美好。
社青團科技聯誼會會長、創意電子測試整合處處長吳信賢說:「AI發展的重點在『人』。」他以自己跟隨悟覺妙天師父禪修多年的經驗認為,AI結合半導體的健康永續發展模式,應該是「以禪的精神,透過半導體載體,來發展AI應用。」
工程師的研發能力可以透過AI達到倍數放大,但AI並不是「真」的人工智慧,它沒有自我意識、情感、信仰及真實的理解力,而是透過學習大量的數據識別規律,再依此提供最佳輸出。它看起來聰明,其實本質上是執行被程式設計好的演算法。
吳信賢表示,這場演講中分享工作經驗,提供的是資訊,但他的體悟是,多年禪修印心佛法所得到的超生命力、超智慧力和超能力,才是他從容面對AI帶來快速變動的職涯挑戰的真正關鍵。
社青團清大校友會會長周俞廷說,她經常向台積電同事推薦禪修,因為工程師對自我要求非常高,在步調快、高工時的工作環境裡,常給自己很大壓力,有人會以吃大餐、喝酒或運動來紓壓,但其實更好、更有效、又能快速充電的方法,是禪修和禪定。
「禪修可以開啟智慧,如果有越多的科技人來禪修,接到禪的高等智慧,將可為社會帶來更多利益大眾的飛躍式創新!」周俞廷堅定地說。
本期《禪天下》採訪了6位禪修印心佛法多年的半導體相關產業科技人,請他們分享AI對工作領域的影響,以及如何應用AI並結合禪的力量,幫助他們在工作及生活上得到提升的精采過程。
與禪結合:科技人智慧升級的秘方
半導體研發李昭德 禪創造AI無法取代的和諧心靈
李昭德說,AI運用在半導體產業已有許多成功例子,許多數據驅動案例都可經由AI將過去的經驗加以梳理後,變成模型,比如工廠運用AI取代低階人力,可以提升效率;在研發上則能幫助工程師開發更高的設計力與生產力等等。
AI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禪可以帶來平靜的力量,這是科技無法取代的。雖然許多低階人力或高階創造力可以藉由生成式AI來替代,但只有「人」才能禪修,AI不能。
李昭德認為,唯有越來越多的人修行、禪定,讓正能量集體共振,才能達到真正和諧的社會。再從另一角度看,因為AI能幫助人類釋放生產力,減輕工作量,所以可以有更多時間來禪修,提升心靈層次。
李昭德分享,他每天早上從住家開車到竹科上班,車程至少40分鐘,禪修的好處之一,是讓他在壅塞的車陣裡能保持心情平靜,以愉悅的心情迎向一天的開始;上班開會再忙碌,他都會自然而然地提醒自己:「與人互動要心平氣和,溝通上對事不對人」,許多事都不強求,他相信上天自有安排。
李昭德 PROFILE
- 台灣大學光電研究所博士
- 台積電副理
- 現於新竹市科園禪修會館共修
張開昊 禪讓心智能量提升,駕馭AI
張開昊說,AI為百工百業提升產能與數據分析能力,尤其在半導體設備進行參數最佳化的過程中,更是扮演重要角色。一般最佳化問題都可以交由AI處理,但良好的數據收集,仍須半導體專家判定。
然而,隨著AI及大語言模型演進,未來可能出現AI代理人(AI Agent)在半導體製程與設備上擔任顧問身分。AI賦予產業更高的生產能力與效率,前提是要懂得與AI互動。AI提供各種解決方案,但若自身能力無法良好解讀AI回饋的訊息,幫助就有限。也就是說,自身的心智能量要提升,使用AI的效果才能加分。
他非常推薦科技人來禪修,因為禪的力量可以讓各方面的能力加乘放大,許多國際論文早已證實,禪修在提升學習能力上確實有效。
張開昊修禪後,格局提升,做事更能掌握方向。他曾參與許多產品開發專案,某次團隊遇到一個棘手的專案,進行一段時間都沒有結果,當時大家都毫無頭緒,後來他靜下心來觀照所有方案,都看不到成功跡象,於是果斷採用一個曾在會議上提出,但未被採納的方法,沒想到竟很快得到成果。後來他代表公司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這個成功案例一直置放在公司官網首頁。
目前,社青團科技聯誼會在全台許多科技公司積極推廣禪修,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元太、采鈺、創意、工研院、正文科技…等都設立了禪學社,張開昊也參與運作,希望能幫更多科技人開啟入門禪修的因緣,從而得到禪的大能量。
張開昊 PROFILE
- 陽明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博士
- 半導體設備商技術長
- 現於新竹市東區禪修會館共修
廖家鴻 快速高壓時代,禪常保心流狀態
廖家鴻說,IC設計導入AI並非新鮮事,透過AlphaGO強化學習算法,可讓AI自行優化出更好的晶片電路配置。
近年,生成式AI崛起,最大特色是可以用自然語言下指令,不必靠程式語言操作。AI甚至能在理解指示後,自動生成代碼,或是像AI代理人一樣,拆解任務、調用工具,自行完成目標。未來,AI還可能自己設計、自己驗證晶片。
他認為科技人特別需要禪修,因為不論設計晶片,或是開發測試平台去除錯誤,都相當燒腦。他以自己為例,聯發科現在的主營業務不再限於手機,許多案子幾乎都同時進行,對腦力、體力和心力都是挑戰,業界同仁過勞、失眠和情緒化等問題,早已屢見不鮮。
如何讓身體健康、心情美麗?「靠AI顯然不行,禪修才是解方!」廖家鴻說。雖然休閒旅遊可以短暫紓壓,但科技人大部分的時間仍是在高壓環境下度過,廖家鴻的禪修經驗告訴他,唯有禪的力量,可以隨時讓身心保持清淨,快速回復活力、常保「心流」的工作狀態!
他在SoC系統單晶片安全驗證的團隊工作,也參與大部門導入AI工具的評估,都是高度專業,大腦不停切換運作。為了因應這種忙碌的工作環境,他每天早上都會禪定,將脊椎到腦部的氣脈都通暢或明亮以後才去上班。從禪定中得到的能量,讓他足以應付一整天的高壓挑戰。
悟覺妙天師父所傳的智慧禪法,不但讓他可以在工作中「相應」做事的智慧,更懂得要「離相」跳出主觀角度來面對,然後自省、修正、切換、優化…。他說,禪修20餘年,對他的生活和工作有說不盡的實質助益。
他認為,活用AI作為生產力工具是必然趨勢,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運用AI,「期望未來能有更多時間,從事更多對社會有益的事。」他說。此外,他也深信,當更多科技人來禪修,有正向信仰,AI的發展一定會往「真、善、美」的方向前進。
廖家鴻 PROFILE
- 陽明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博士
- 聯發科技晶片安全驗證部門、AI-DV專家
- 現於新竹市東區禪修會館共修
曾俊元 橋樑就是導體,眾人同行佛國大道
曾俊元一直都在半導體產業工作,由於科技產業的變動速度非常快,在追求技術、產品效能、品質與溝通都要求精準的同時,壓力可說是無所不在。如何讓自己常保正能量,能夠平心靜氣、游刃有餘地處理人際事務?他的答案是「禪」。
職涯最初,他是建新廠的製程工程師,而且是極少數負責裝機兼驗機的工程師,壓力非常大。為了調適壓力,恢復正能量,他養成每日禪定的習慣,在睡前禪定沉澱思緒,整理隔日的工作重點,然後放空大腦、放鬆身心,就可以一夜好眠。
後來他轉調客戶服務工作,每天像三明治似地夾在公司與客戶之間,努力做好「橋樑」。幸好禪修幫助原本個性很「硬」的他,能夠將心比心,越來越柔軟,做好溝通、協調乃至統合的工作。
有一次,他服務的歐洲客戶來台灣拜訪資深副總,當歐洲同事介紹他負責客戶工程時,對方副總竟立馬說道:「不不不,他不只負責客戶工程,除了價錢與法律事宜之外,我們都仰賴他的幫忙。」這是曾俊元從事客戶服務工作很有成就感的一刻,他的服務被客戶深刻肯定。
「橋梁就是一種導體。」他說,悟覺妙天師父強調禪定要「通電」,他努力練習,發現身體真的可以通電,是導體,讓他感知到細胞是可以「再生」的,器官可以藉由禪定得到放鬆與能量,那種喜悅難以形容,他由衷感恩師父的傳心、傳法。
曾俊元形容,半導體加了元素,就是絕緣介質;再加上別的元素,又變成導體。他期許在「半」導體產業工作的自己,能成為「永遠的導體」,讓身心靈能貫通天地宇宙,同時他也會持續接引有緣眾生,大家一起踏上佛國光明大道。
曾俊元 PROFILE
- 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機械工程碩士
- 台積電客服經理
- 現於新竹禪修會館共修
現在已有許多人大量運用AI輔助工作內容,縮短寫程式、找資料及編排簡報的時間。陳彥竹表示,在半導體業的高壓環境下工作,每天要處理的資訊量很多、很雜,禪修帶給他穩定的力量,可以保持平靜的心,面對每件事。禪修訓練的專注力無形中也開啟了他的智慧,遇到問題時,經常靈光乍現,讓事情順利解決。
他說,之前團隊曾遇到一個長達3個多月都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卻在一個神奇的時刻,突然冒出靈感,跑去翻看當時的程式碼,並從中發現了bug(漏洞),讓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得到解決。
事後,他與團隊成員分享,主管笑說:「你背後是不是有高人指點?」當時他在內心OS(獨白):「有啊,就是悟覺妙天師父!」
陳彥竹 PROFILE
-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所碩士
- 台積電主任工程師
- 現於新竹市東區禪修會館共修
王道平 定中生慧、靈感泉湧
王道平說,在高壓且充滿挑戰的工作環境中,禪修能讓自己常保心的清淨,時時靈感如泉湧,一一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突發的困難,完成挑戰。
他的禪修體悟是,禪能寧靜致遠,平凡恬淡;靜而能定,定中生慧;慧而開心,心開見佛。
王道平 PROFILE
- 陽明交通大學畢業
- 任職聯發科
- 現於新竹市東區禪修會館共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