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心靈的路

通往心靈的路

修行一定要清淨,要開悟,要徹底放下,才能真正解脫。就像哥倫布在海上發現新大陸後,就朝著目標(新大陸)一直前進;我們的目標就是自己的道心,要很堅強、很堅定、不受動搖,才能到達彼岸。一個人要成就,要先見到自性,自性是通往心靈的路,這條路每個人都有,不光只是我有。

Read more
直觀自性 智慧頓悟

直觀自性 智慧頓悟

問:禪宗法門修的是什麼樣的禪?修禪要修自性法門,要轉動自性的無相法輪,讓身心漸漸統一,漸漸與宇宙天地合一。當無明褪盡,光明自動顯現,所以要修「明心」,才能清除無明業障,等到修到「見性」,自性便自動顯現。

Read more
佛性無動無靜 無來無去(下)

佛性無動無靜 無來無去(下)

要排除動、靜,就要突破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也就是突破現在意識和過去意識;因為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才有動靜,第八意識本有的自性是沒有動靜的,所以說「動靜一如」。

Read more
內在自性的需求

內在自性的需求

問:禪修的目的是什麼?真正的自己,一般人稱之為靈魂。但這個靈魂是汙染的,自性則本自清淨;如何讓汙染的靈魂恢復成清淨的自性?一定要透過印心禪法的修行,才能重新讓自性的光芒現前。這是我們禪修的目的。

Read more
【破除我執法執篇】破除法執 相應自性

【破除我執法執篇】破除法執 相應自性

何謂「法執」?凡事一定要照自己的方法來做,不知變通;往往會以自己的所見所聞、以自己得來的知識或經驗,作為判斷衡量的標準,而反對其他異己,絲毫不知這樣不僅無法深入瞭解全盤,反而會變成修行的障礙,這就是「法執」。

Read more
「靈魂」、「靈性」與「自性」有何不同?

「靈魂」、「靈性」與「自性」有何不同?

佛家所說的「業障」與「靈障」指的是什麼?「靈魂」、「靈性」與「自性」又有何不同?「業」就是責任,因為這些責任還沒有完成,所以才會成為障礙,這就是業障。這些業障有過去式的,也有現在的。

Read more
外圓內方 修行自在其中

外圓內方 修行自在其中

修行就是修心,如何把人心轉變成涅槃妙心?轉變成無生無滅的佛心?就是要經常相應自己的自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