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花東】海洋生態之旅 鯨豚在跳躍

【來去花東】海洋生態之旅 鯨豚在跳躍

文 /  荷蘭起士

前往東部海岸,不能錯過出海賞鯨。除了東部海岸的鯨豚發現率高達90%以上,尚有看不到、下次免費的「着到保證」外,最推薦出海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可以藉此親近著名黑潮,並可感受當年葡萄牙人從海上望向東部海岸,那種驚呼「Ilha Formosa」的感動心情。

確實東部黑潮海域的鯨豚發現率甚高,不管台東、花蓮,比例都差不多,花蓮地區甚至還發現兩群疑為定居於花蓮港外的海豚族群。

豚賞鯨豚通常以4到10月最佳,由於此時風浪較小,比較不會有暈船之苦。此外,賞鯨業者也一直流傳一句話,就甲是「颱風前後,怪東西最多」,因為只要每回有颱風形成或靠近,原本在較外海的大型鯨類如大翅鯨(又稱座頭鯨)、抹香鯨等就會移進內海,發現機率較高。不過,再怎麼說,大型鯨類的發現還是可遇不可求,出海賞鯨,也不要抱著這種期待,免得失望。

一般而言,台東花蓮主要以條紋原海豚、弗氏海豚、長吻飛旋原海豚等海豚類居多,偶爾也出現瓶鼻海豚、大翅鯨、抹香鯨、侏儒抹香鯨、短肢領航鯨、虎鯨等等,不過數量極少。花東地區的海豚通常會成群結隊一起游,海面上看到一隻海豚探頭,海面下通常就會跟著4隻,海豚數量就是以海面上看到的數量乘以5,有時經常會上百隻一起出現,十分壯觀。

海豚隻隻個性不同,有喜歡優雅慢慢游的弗氏海豚,還有喜歡帶頭領航游在船前,甚至不斷跳起旋轉的長吻飛旋原海豚,最多還能一次轉7圈,轉到頭暈才回到海中,相當有趣好看。

從海上看陸地 壯麗絕美

由海上望向陸上景觀,更是賞鯨時不容錯過的重點,特別有些景觀與攝影角度,非在海上難以得見,而也只有從海上望向陸地,才能感受東部海岸太平洋與花蓮清水斷崖一帶的壯麗與絕美。

目前東部賞鯨,花蓮大多從花蓮港或石梯坪出海,台東則從成功出海,每次船程來回約2個小時上下,出發時間大多是早上7點開始,每隔1到2個小時一班,每次依船體大小可搭乘30、40人或70、80人不等,平日期間通常2人以上就出海。民眾如欲賞鯨,可以事先預約並洽談接送,也詢問風浪大小以免暈船。

切記,價格絕對不是賞鯨時最該考量的重點,重點應該是出發前的解說教育、隨船解說,以及安全品質等等。有不少搶生意的賞鯨業者,雖然便宜,但卻解說品質一蹋糊塗,甚至發生過看到大翅鯨卻說成是抹香鯨,雖然便宜,但那種無形損失絕對難以價計。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 Close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