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每天堆積在腸子裡的廢物多達5至25磅之多。這些廢物在腸內一再的被吸收,一點一點的侵襲著健康。
文 / 林麗文
你是否經常聽別人談到「排毒」、「體內環保」,但又不太清楚何謂「排毒」,到底排毒和健康有何關係?
有些說法是,人吃五穀雜糧,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廢物,例如:糞便、尿液、汗水等,必須要把這些廢棄物排除體外,否則人體內部積聚這些廢棄物,就會導致便秘、無法出汗、尿毒等後遺症,而這些廢物就是毒素。
另外,來自環境的毒害,也使身體成為毒素大倉庫,例如重金屬、清潔劑、西藥…等都是毒素的來源,會累積在身體,侵襲我們的器官,對健康有極大的威脅。
已故毒物科專家林杰樑曾解釋說,所謂的「排毒」,倒不是真的說,人體會產生有毒物質,排毒的「毒」,泛指所有被認為影響健康的物質,或新陳代謝的有毒廢物,例如吃進過多的油脂在血管累積,容易產生自由基損害細胞。但自由基並不是真的有毒,只是它會毒害細胞,會致病或致細胞癌化,所以稱為「毒素」,而各種排除人體有害物質的方式,就被稱為「排毒」。
什麼是排毒?
生機飲食專家歐陽英在他的《生機飲食五十問》一書中,強調現代人高油脂、高蛋白的飲食方式,使人體囤積過多的營養代謝的廢物,必須經由大量的水分及纖維素才能排出體外。
無論是「排毒餐」、「斷食」、「生機飲食」,都是排毒的一種方式,要把身體的廢物排出來。
身體裡的堆積廢物到底有多少?生機飲食專家范秀琴表示,每個人每天堆積在腸子裡的廢物卻多達5至25磅之多。這些廢物在腸內一再的被吸收,最後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