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民生建設 里長站在第一線

把關民生建設 里長站在第一線

詹凱傑 基隆市暖暖區暖西里里長

◎細心照顧長輩 堪稱里民保母
◎親送重陽節及母親節禮品
◎盼增設停車場及風雨籃球場
◎盼社會局積極中介弱勢扶助

248頭家開講:把關民生建設 里長站在第一線沿基福公路,從暖暖舊市街往暖東峽谷方向,沿途有不少美輪美奐的新建社區,里長詹凱傑介紹,這裡由於生態優美,加上交通便利,有不少原本雙北的居民因為房價沒有那麼貴,在此買房定居,他自己也是國中時隨家人從新北市遷入。

詹凱傑原本從事船舶維修業,因為熱心而投入里長工作,雖然是第一屆里長,但他的用心,里民都點滴在心。「每年重陽節,我都親自將小禮物送到55歲以上的里民手裡。跟里民見到面,更能了解他們的情況。」逾千份重陽節的禮物都是他自掏腰包,母親節他也不忘給媽媽里民送康乃韾。

里民雖多半生活小康,但仍有約15戶屬於中低收入老人,其中3人,詹凱傑不但協助辦理中低收補助,還長期協助他們就醫,甚至安排安養中心安置,但其中1人來不及安置就過世了,鄰居聞到異味通知他,他也義不容辭地幫忙到底。「可能他不想去安養中心住吧。」詹凱傑不無遺憾地自我安慰。

248頭家開講:把關民生建設 里長站在第一線

詹凱傑(左1)受邀參加日照中心活動。(圖片來源:暖西向前里長詹凱傑臉書官粉)

詹凱傑當里長後,「多了好多爸爸媽媽。」這位老人雖有一名養子,但因為與其母結婚時,孩子已成年,依規定竟不能認領養父的遺體。另一位已經臥床的獨居長者,屎尿都在床邊,最後甚至已經失禁,無助地躺在自己的屎尿中,詹凱傑協助安置後,「現在看護把他照顧得白白胖胖。」

這些過程非常艱辛,除了找不到家人,有時醫院也會拒收,「社會局應該介入,包括聯絡家人、對接醫院等事宜。」詹凱傑深有感觸地建議。一位做回收的老伯相對比較幸運,他自己把肺積水的管子拔掉,堅持出院,雖然兒女有的生病,有的冷漠,所幸親弟弟仍顧念親情,老伯是在弟弟陪伴下往生。

暖暖因為背靠山、前臨水,平地少而坡地多,雖然里上幸運地早年已建設活動中心、籃球場、公園等,但停車場比較缺乏,詹凱傑和其他里長長年來建議,利用國小校地增設地下停車場,但一直因為預算等種種因素未果。另外,詹凱傑說,基隆多雨,籃球場如能改為風雨球場,可大增使用率。(文 / 謝璦竹) 

陳木松 台北市中正區螢圃里里長

◎整修閒置空地為公園及機車停放區
◎改善交通及排水系統
◎關懷獨居老人及弱勢
◎拆除重慶南路引道

248頭家開講:把關民生建設 里長站在第一線走進螢圃里,街巷整潔、社區寧靜,散發一份安定的氛圍。這裡有一位長期默默付出的守護者──里長陳木松,目前他已連任7屆,服務里民27年。

陳木松笑說,自己「一輩子都住在這裡」。從上一代起,就定居在螢圃里,至今70多年。他原本從事貨運業,生活平順,十分熱心參與各項社區活動,長期擔任里上防災、巡守及環保志工。後來老里長過世,很多里民希望他參選里長。

他表示,「付出當志工,其實不是為了求回報,只是希望社區好。」後來他不負眾望選上里長,而且一做就將近30年。對他而言,這不只是一份職務,更是擔下守護鄰里的責任。

陳木松表示,螢圃里位居台北市區,大型建設雖已大致底定,他仍持續不斷加強改善和維護,提升里民生活品質。近年他推動的幾項重要基礎建設如下:

1. 重慶南路引道拆除與交通順暢:
配合中正橋改建工程,陳木松多次出席地方會議,提出意見,終使重慶南路至中正橋的引道順利拆除,改善周邊交通動線,讓行車更通暢。

2. 人行道與排水系統改善:
早期螢圃里水溝狹窄,他用心強化改善排水系統、整平路面,確保雨季不淹水。

3. 閒置空地再利用:
將閒置多年的國有及市有地整理成機車停放區與公園綠地。例如廈門街81及82巷、重慶南路三段65巷等處,都新增機車停放區;汀州路二段及廈門街巷弄,皆新建公園綠地,增加里民休憩空間。

以前雜草叢生的廢棄角落,在陳木松的用心經營下,如今變身為居民散步、停車、休息的社區便利空間。

248頭家開講:把關民生建設 里長站在第一線

陳木松帶領志工,將閒置多年的國有及市有地整理成社區綠地。

由於里上老年人口比例偏高,陳木松特別與區公所、里幹事密切合作,定期關懷獨居長者與弱勢家庭,每到年底,里辦公處更會為區公所列冊的弱勢戶與無法申請補助的邊緣戶,送上生活物資與溫暖問候。「有些家庭經濟困難、孩子學費繳不出來,我們也會盡力幫忙,多次協助申請急難救助。」陳木松說。

問他擔任近30年里長有何感想,陳木松想了想,說:「沒什麼太特別的,就是盡心了解里民需求,看到哪裡路面有坑洞、燈壞了、哪家有困難,就去處理和幫忙。」這份踏實的態度,就是讓螢圃里散發整潔、安定、溫暖氣氛的原因吧!(文 / 陳羿緻、攝影 / 楊濱連)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 Close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