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活用空間 傳承文化 無私造福桑梓

里長活用空間 傳承文化 無私造福桑梓

大家都說,里長是里民的「保母」,是街坊的「公僕」;如果「保母」象徵著愛心奉獻,那麼「公僕」就代表著自我犧牲、任勞任怨。《禪天下》特別走訪縣市區里,我們發現,里長們熱心鄰里服務不在話下,犧牲奉獻更是所在多有;然而在里長們任勞任怨的付出之中,政府能否配合區里的建設、能否制定照顧里民的政策,至關重要。其實,里長們也有很多照顧里民的實質建議,也有很多市政建設的宏觀想法,我們就來看看里長們怎麼說。

文 / 編輯部

李瑞航  桃園市桃園區福林里里長

繼承父親遺志為民服務 推動興建陽明公園地下停車場
打造機車駕照練習場 建立特色公園 活化閒置空間

245頭家開講桃園區後火車站一帶,幅員最廣的當屬福林里,這裡曾有座灌溉用大埤塘,早年曾在此舉辦賽龍舟,1978年為興建十大建設之一的桃園國際機場,埤塘填平,機場拆遷戶移居此處,形成今日里內人口最多的「陽明社區」,居民主要為榮民。

年僅38歲的里長李瑞航,投入里長工作近十年。父親是前任里長,李瑞航從旁協助父親,因而累積豐厚社區服務經驗。父親過世後,他接棒里長一職。他表示:「里長其實很忙,得跑來跑去,不像電視演的那樣成日坐在辦公室裡悠閒泡茶。」

「我認為福林里是後火車站的『地王』(指土地成交價在一定的區域內最高者)。」近年因市地重劃,新社區與捷運站陸續規劃興建,人口數逐年增長,可預期未來商圈林立,成為後站交通樞紐中心。然而後站停車空間有限,人流眾多勢必導致停車亂象,因此解決停車空間不足已是燃眉之急,李瑞航正積極爭取陽明公園興建地下停車場,盼市府、民代能重視地方問題。

福林里內有9座公園,李瑞航讓每座公園各具不同獨立特色。如陽明公園綜合運動與兒童遊憩功能,今(2025)年完工,開幕後在社群掀起熱潮,許多遊客慕名前來拍照打卡。「控訴遊客違規停車的電話接不完。」李瑞航如此形容熱鬧盛況。

245頭家開講

李瑞航活用國道橋下空間,設立機車駕照練習場,民眾使用踴躍。

其中建新公園規劃成槌球場。園內有大片草皮,李瑞航與民眾討論後,將場地稍加整理,改成能舉辦比賽的場地規格。民眾使用踴躍,槌球協會經常在此組隊比賽,甚至自購割草機替區公所維護草坪。另有福林寵物公園、滯洪池等特色公園。

除了建立特色公園,李瑞航也致力活化閒置空間。於去年完工的機車駕照練習場位於國道二號橋下,原是農業市集,搬遷後空間閒置。恰巧監理站要尋地蓋機車練習場,李瑞航便向監理站推薦此空間。他表示自己以前考機車駕照,得自己畫線練習,現在有了機車練習場後,民眾練習路考更方便。「監理站離福林里近,也有機車練習場。一開始還擔心沒人使用,結果每天爆滿。」他說。

人口高齡化的時代,照顧長者成為里長的重點工作之一。福林里也參與高齡友善社區計畫,成立關懷據點,李瑞航與聖保祿醫院合作,為高齡長者開設衛教講座;另定期提供免費健康檢查。(文、圖 / 章碧薇)

陳惠民  台北市士林區富洲里里長

解決積水問題 爭取智慧公車站牌
力拼社子島開發 為里民謀福利

245頭家開講「我當里長的初衷就是要爭取社子島開發,為里民的財產增值。」富洲里里長陳惠民說。富州里在社子島尾端,被基隆河及淡水河環抱,最具特色的傳統當屬每年元宵節夜弄土地公,及端午節划龍舟。

由於防洪考量,1973年市府將社子島列為限制發展區,禁建政策導致里內發展停滯,年輕人口外移。「從祖父到我這一代的環境沒有改善,現在比南部還要落後。」在他的努力奔走下,不但解決長年的積水問題,也促成2間便利商店成立,滿足里民日常生活所需。

擔任里長前,陳惠民創業當老闆,50歲退休,因事業有成,里上鄉親紛紛推薦他參選里長,秉持著希望家鄉更好的心願,便投入參選里長,目前已擔任第二屆。

富洲里地處低窪,每逢颱風、豪雨經常嚴重積水,造成里民財產損失。陳惠民上任後,著手處理積水問題,去(2024)年挖通延平北路8段55巷的水溝至大排溝,並將157巷底的涵管從1米2加大到2米,又增加抽水馬達加大排水量,此後即使面臨大雨也極少發生積水狀況。

245頭家開講

2024年,陳惠民(右4)偕媒體合辦島頭公園彩繪活動,鞦韆成為社子島新地標。(圖片來源:富洲社區發展協會臉書)

陳惠民也注重行的安全,積極爭取設立紅綠燈及智慧型公車站牌。他表示,延平北路8段2巷是車禍好發路段,每年有3到5次車禍,尤其里內工廠多,砂石車行駛速度較快,加上路段死角,他有次親眼目睹送外賣的機車騎士險些被砂石車撞到。經過5年多的努力,成功設立紅綠燈,有效降低車禍發生率。

不過,由於社子島90%以上都是私人土地,推動里務難度很高,比如加寬水溝工程,需要和諸多地主協調,公文上需要多達164個蓋章核可。再加上全面禁建,缺乏細部規劃,導致缺乏完善的基礎建設,因為沒有建化糞池,廁所汙水直接排入水溝,影響環境衛生。陳惠民無奈表示,「將一樓的建築移除才能蓋化糞池,但是高昂的費用誰來負擔?」

雖然長年持續推動社子島開發,卻遲遲未能有成果,陳惠民有時不禁心灰意冷,但他認為,「里長是里民和政府溝通的橋樑,還是要拿出魄力,想辦法繼續和政府爭取。」目前,社子島開發案已進入區段徵收溝通階段,他期望市府能提出配套措施及優惠補貼,解決社子島長期以來發展停滯的問題,以維護里民居住品質。(文、圖 / 詹珮蓉)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 Close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