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偷盜 得十保信法

戒偷盜 得十保信法

特約撰述 / 許郁莉 AI圖片生成 / 江玉涵

糖果妹最近在做牙齒矯正,有一次候診時,看到一位中年女士因意外撞裂了牙齒,在療程結束後,請醫師為她開立診斷證明書,她要向保險公司申請醫療險理賠。

那位女士表示,她在整個療程花了數萬元,包括假牙贋復;然而,若依醫師開立的診斷證明書所述,保險公司只會給付不到2,000元,相較她所支付的保險費,簡直是九牛一毛!於是她商請醫師把手術使用的材料也條列進去,讓她可以多領一些理賠金,彌補手術費的開銷。

醫師不解地問道:「手術費已經包含材料了,還要另開什麼材料?」

女士說:「我的保險業務員告訴我,可以請醫師再額外多開一些相關高單價的材料,比如玻尿酸、膠原蛋白、骨粉等等,網路上也有人說可以這麼做。」

醫師回答:「可是妳的手術根本不會用到這些材料,妳以為保險公司沒有專業人員審核嗎?況且保險公司也會向診所調閱病歷、健保紀錄和X光片,不可能只看診斷證明書。」

女士聽了很不高興:「不然,你就把手術費寫高一點,我打聽過其他診所,以你的醫術加上手術費,真的相當佛心。」

醫師說:「診所收妳多少錢,我就照實開,這樣大家都心安理得。別忘了還有國稅局在後面盯著呢!」

女士說:「那你就寫成複雜性手術,越貴越好,不會被國稅局查到的啦!」

醫師說:「請妳易地而處想想,如果是妳要背負偽造文書、詐欺取財幫助犯和可能被撤銷執照的風險,成全我多領保險金,妳願意嗎?這樣好了,妳問妳的業務員,如果有與妳狀況相似的成功案例,請他把診斷證明書的內容影印給我,我照抄,可以吧?」

糖果妹在一旁聽了,覺得這位醫師回答得很妙,儘管女士看起來心有不甘,也只能知難而退。

保險設計的初衷,是集合眾人之力,減少個人在風險發生時所承受的損失;倘若有人惡意詐領保險金,不僅違背保險的原始精神,也對其他人不公平,並非如表面上所見,只有保險公司受害。

世間所有一切,都應以正當方法取得,不能把不屬於自己的財物占為己有,否則就與偷盜無異。

一般人可能認為,自己與偷盜的距離很遠,然而,只要有貪小便宜的心,不知不覺就會做出偷盜行為。舉例來說,把辦公室的物品挪作私用、上班時間打混摸魚、浮報加班時數、借錢不還、逃漏稅、抄襲他人作品或研究成果、仿冒商品、洩漏公司機密、搶別人功勞、占用水利地種菜…等,都屬於偷盜,但在現今社會卻屢見不鮮!

雖然這些行為不一定會受到法律制裁,但絕對逃不了因果報應。正如淨土宗高僧印光大師所言:「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喪品,偷大招禍。偷人之物,折己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虧。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 Close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