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謝明媛、謝璦竹
照片提供 / 世界地球佛國總會、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
2025年9月6日在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台北市南港大禪堂,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為台灣及全球視訊連線的弟子們開示「印心佛禪成就法」,並揭示禪宗印心佛禪與老子道家修行上的不同,同時傳授精神體的修行法門,期許弟子可以早日成就法身,解脫輪迴。
一早八點整,南港大禪堂剛剛開門,已經有許多弟子在排隊等候入場。正式上課前,全場弟子都安靜禪定。十點整,悟覺妙天禪師先帶領眾弟子恭誦〈開經偈〉:「一心大圓覺,菩提總持行,一頓超三界,當下如來身」,並恭請釋迦牟尼佛住位。妙天禪師這場開示主要包括三個主題:「人體生命的奧秘」、「道與禪的分別」、「印心佛法與印心禪法的修行」。
人體生命的奧秘
禪師一開始破題點出,人的生命短暫,而要讓身體健康,修行能夠明心見性,必須了解人體的結構。禪師開示,如果修行得法,要活到150歲並非不可能。人體生命的構成,是由細胞形成組織,組織形成器官,各器官再組成系統,禪師一一念過各個器官和系統,並予以加持,同時提醒弟子不要光聽,要同步相應自己體內的各個部位。
「不要從耳朵到意識再到心,要從耳朵直接到心,直接讓心聽到。因為我的話裡有法,我都傳給你們的心,這就是傳心、印心,讓你們可以從裡面一直清淨,可以有智慧。」
禪師開示,所有器官系統的健康源自氣血通暢,而日常生活工作非常消耗能量,能量來自氣血,要讓氣血循環通暢,先要有健康的血液,血液就是養分,氣就是從這些養分形成的能量,因此好好吃飯是養足精神的第一步。
禪師進一步開示,生命除了氣血循環要正常,還有最重要的「神」。道家講「精、氣、神」,我們每天生活工作都是用「神」來指揮。神是綜合了五官六意「眼耳鼻舌身意」,白天都在外面活動,所以晚上睡覺時,神就應該要休息。
如果神一直活動而不睡覺,就容易失眠。禪師說,「睡覺前,一定要把所有事情都想好,一躺下來就睡,不要躺下來還在想事情。我有時也會這樣,但我不是胡思亂想,而是想你們怎麼樣才能全部接收師父所傳的法,能夠成就,所以我失眠都是為了你們。」眾弟子聽了十分感動,合十頂禮感恩。
禪師接著傳授不失眠的方法:晚上十點以前上床睡覺,躺下來就想著「心神歸位、安詳入睡」。禪師說,「神要歸位到心,不要回到大腦意識去胡思亂想。」
由於生活工作會耗費能量,所以要設法補氣。禪師傳授的印心禪法十脈輪禪定,就可以隨時行氣、補氣。「你們禪定專注脈輪,產生磁場以後就有能量,這是補充物質生命體的生命能量,此外更要注意精神生命體的生命能量。」
精神生命體的生命能量就是「精神體」。禪師開示,「修行要用精神體,精神體就是心裡面那個心體,是你本能的、本來的生命。」這個精神,就是平日活動所用的「神」,因為一直向外指揮活動,很勞累,所以禪定坐下來,心也要靜下來,「讓心歸位,然後禪定。」
禪定之前要「一心三空」,身空、意空、心空。禪師開示,這是因為禪定第一步要先得到清淨。一般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會進到心,五官六意再加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合為八識,這八識就是不清淨的原因。
很多人都是修八識來修清淨,但印心佛禪直指人心,禪師直接要弟子修「清淨、智慧、圓滿、圓覺」。禪師開示,清淨就是讓八識清淨,因為八識最後歸於心,所有不清淨都在心裡面,清淨就是從一開始就轉為正念,不要讓負能量一直進到意識,再進到心。
禪師開示,吃素、唸經、拜懺、拜佛、看佛經,都不是佛法,只是輔助教材,幫助回到清淨。但禪師開示,「真正的清淨是世尊『戒定慧』三學中的『戒』,要修清淨,而且要用精神體來修。」
禪師所傳的印心禪法十脈輪禪定,可以行氣、補氣,讓消耗的氣得到補充。氣血的氣是看不到的精神,血是看得到的物質,兩者密不可分。練氣是讓心裡的氣,也就是精神,能夠很旺盛,才能完成工作和挑戰。當身體心理都輕鬆愉快,一切就很順利;反之便會產生很多不好的想法,導致八識不清淨。
禪師開示,傳統的養神只知道要養氣血,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精神。這個精神是我們本來的生命,就在心體裡面。「氣、血、神」要三位一體,要非常健康,所以除了要有好的生活習慣,還要注意不要讓不好的意識傳到心,讓心充滿負能量。
「道」與「禪」的分別
老子《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道家講的道是非常的道,眼睛看不見的道,但這個道是有其規律的。又說:「名可名,非常名。」道家講的名字也不是一般我們知道的名字。另外又說,「陰陽合一謂之道,道生萬物。」妙天禪師認為這樣的說法還不夠圓滿。
禪師說,既然能生萬物,這個道就是生命之道,它是怎麼生出萬物的?「道生萬物」這句話少了一個動能,應該要經過運行以後才生出萬物。所以禪師認為應該是「陰陽合一謂之道,道『運行』而生萬物。」
禪師舉例,宇宙星球為什麼不會掉下去?因為氣在其中自強不息地運行。「『道生萬物』只講到物質體,忽略了精神體;它只看到物質的生命,沒有看到精神的生命,氣的能量也是精神的生命。而禪顧及精神和物質,整個宇宙就是精神與物質的存在,經過變化以後才有生命,才生出萬物。」
因此,禪師對「禪」下出定義:「宇宙有物質生命體的生命能量和精神生命體的生命能量,兩者合而為一,運行變化形象,謂之禪。」
「道只有生滅,生死循環,而精神體可以永生。師父傳的印心佛禪,包括佛法和禪法,可以讓身體健康、壽命延長,也可以讓心裡快樂、幸福。」
禪是如何運行變化?禪師舉例,在宇宙或地球,有動物、植物、礦物和其他生物,若按道家的說法,生物本來就可以生,「但我說的是一種運行的變化,這種運行的變化現象,就是禪。整個宇宙的物質生命體的能量和精神生命體的能量,合一而運行的現象,就叫做禪。」
「禪化物質生命,就是生生滅滅。禪化精神生命,就是生生不息、自強不息,就是永生。」
禪師開示,修行要從「物質」修到「精神」,但現在修行人都忽略了精神體的修行,禪師傳的印心佛禪要運用精神體,修的也是精神體,怎麼修?就是讓我們的精神生命體(精神體)修清淨、修智慧。
反觀現在的修行,根本不知道精神體的存在,遑論要以精神體修行,只著重在唸經、拜佛、看佛經,其實都沒用,因為不是修精神體,只在意識裡面打轉。
一般常見佛教的定義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禪師認為這僅止於「自淨其意」,只到第六意識,沒有到心的本體,七識和八識還沒有清淨,還沒有智慧,怎麼成佛呢?要成佛,才是佛教的真義。所以禪師將「自淨其意」改成「自淨本意」,並加上「圓證菩提」,變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本意,圓證菩提」,這才是佛教真正的意義。
禪師慈悲地說,人間因為缺乏精神生命的修養,只有物質和思想的修養,所以遇到不愉快,只能承受並累積在心裡,最後進入潛意識,所以年齡越大,累積的汙染越多,人也越固執,這都是因為沒有修精神體,所以一定要把印心佛禪宣揚出去。
禪師指出,「一般的道,最多是練功(氣功)維持物質生命,無法了解精神體的一面,比如怎麼讓心裡清淨,然後得到高等生命的智慧,一般的道不修這些。一般的出家眾和在家居士也一樣,如果不知道修精神體,要怎麼成就?」
禪師開示,印心禪法十脈輪禪定是同時清淨,可以接到整個十法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當物質的身體不在了,精神體並不會死,會到哪個法界完全由自己決定,就看潛意識的清淨度,並不是上帝來審判。
「如果八識都不清淨,就到不清淨的法界去。八識清淨,就到清淨界去。清淨界就是菩薩界,智慧界就是佛界。所以修行要有目標,否則怎麼修都沒用。這個目標就是要修物質生命體和精神生命體,要清淨,然後在禪定中進入智慧。」
禪師諄諄叮囑,真正的修行是在八識都清淨以後,所以要從心體的清淨開始,再到智慧。修行不是「人」在修,既然要修清淨、修智慧、修圓滿、要成佛,就不是只修身體,還要修精神體。
印心佛法、印心禪法的修行
印心佛法、印心禪法要怎麼修?妙天禪師開示,這兩者都在我們身上,關鍵在於怎麼修物質身體的生命能量和精神體的生命能量。
「印心佛法是修精神體的清淨和智慧,最後要接到最高等生命的智慧。」
「印心禪法是修物質身體的『氣、血、神』,讓身體健康長壽,修到最後,物質體的身體會和精神體合而為一,一起成就。」
禪師說,修行是這樣修的,但沒有人知道。禪師非常清楚地講解其中細節,令眾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禪師接著解說龍樹菩薩的八識論,並引用古代高僧的偈語來比喻:「八個兄弟一個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在外做買賣,一個在內把帳開。」
出去做買賣的是哪五個?就是我們對外接觸的五官「眼耳鼻舌身」,五官把接收到的資訊都傳回到意識,通通記錄下來。
這個意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意」,它負責管帳,把五官傳回來的一切都記錄下來,然後報告老闆,也就是心。
為什麼心是「一個伶俐一個呆」?禪師開示,呆的是潛意識,它把這些記錄全都存起來,不管好壞,照單全收。伶俐的是人心、俗心,充滿我執。潛意識是法執。一般說的第七識末那識就是潛意識,第八識阿賴耶識就是人心。
禪師更進一步開示,八識之後還有第九識。「但第九不是意識,是智慧,是阿摩羅智,不應該翻譯為阿摩羅識,因為阿摩羅智是清淨,心都清淨了,都歸於本心的清淨,就是自性,自性本自清淨。第十是智慧,就是如來藏智,所以不能翻作如來藏識。」
講完八識九智十智,妙天禪師在「八個兄弟一個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在外做買賣,一個在內把帳開」後面又加上兩句:「一道清香飄進來,看見文殊坐蓮台」。
禪師說,清香就是清淨,就是第九阿摩羅智。聞到清香一看,原來是文殊菩薩坐在蓮台上,就是第十如來藏智,文殊菩薩代表智慧。
八識清淨也和妙天禪師傳授的〈禪宗十大法印〉相合,禪師說,這是八識加上兩個智慧的白話版,第一條到第八條就是八識,第九條是清淨智,第十條是最高等智慧生命的大智慧,是整個宇宙的智慧,修印心佛禪就可以得到。
(註)禪宗十大法印:一、不被我執所誤。二、不被法執所惑。三、不被功利所迷。四、不被物慾所苦。五、不被幻相所使。六、不被惡勢所瞋。七、不被情慾所困。八、不被俗情所擾。九、心地光明磊落。十、智慧博大無邊。
悟覺妙天禪師自1983年弘法迄今(2025年)已邁入第43年,期間所傳的種種法門,都是教弟子如何做到清淨。禪師說,「不管是修行一般的佛法,還是印心佛禪,最重要的是八識不要汙染到心,心清淨了,沒有烏雲密布,修行就容易了。如果還有烏雲,會很難修行。」
禪師接著更明白指出,一般說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會有彌勒佛出世,但禪師說:「『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指的是五官六意七識,而彌勒佛應該改為文殊菩薩,因為智慧的起點應該是看到文殊菩薩。」
禪師諄諄叮囑弟子,除了修十脈輪讓身體健康,更要修心一直清淨,然後修智慧。「雖然說要修清淨,但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自性本自清淨』講的就是你的神,原來的生命體,那個精神體,是清淨的,而不是物質體。修行就是修精神體,修那個原來的生命體一直清淨、一直智慧。」
最後,禪師開示天機,也是這堂課最重要的核心菁華重點:「這個自性本體,這個精神體,就是你的元神,原來的生命體。元神在裡面,和你的身體、心理在一起,因為你被八識汙染了,所以元神周圍都是烏雲密布,我們點元神燈,就是讓烏雲散去,然後回復清淨,回復光明。」
禪師再次強調,很多人不知道修行要修什麼?就是修裡面的元神一直保持清淨,修元神的智慧能量越來越高。智慧能量就是宇宙最高等智慧的生命能量。當你能夠全部清淨的時候,禪定進入智慧的時候,如來智慧就會進來,慢慢就會長大,然後成為精神體,最後成為法性,成為法身。
悟覺妙天禪師這場殊勝的人天法會在上午11點半結束,所有與會的海內外弟子都領悟到精神體的重要,也明白印心佛禪應該怎麼修行。經過一個上午佛光的洗禮,大家身心都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