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會發起救世菩薩公益活動
救世會創辦人悟覺妙天禪師推動「救世菩薩」公益活動的理念,就是有感於今日社會人心險惡,道德不彰,治安敗壞,由於共業所感,導致天地災變不斷發生;不僅台灣如此,災難並已橫掃整個地球。
救世會榮獲內政部績優宗教團體表揚
財團法人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簡稱救世會),長期關懷國家社會、宣導反毒、舉辦「全人關懷生命教育」教師及公務員研習、輔導企業並深入社區鄰里推動心靈教化、贊助電視弘法及贈閱優良刊物等事蹟,於內政部評鑑社會教化項目表現突出,獲得肯定。
財團法人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特地與法務部合作,在台北、桃園、龍潭、台中與彰化監獄,針對煙毒受刑犯開設「禪修解毒班」。三位來自不同學校的教授,因為同樣的信念,投身監獄輔導行列。在「禪修解毒班」中,他們目睹了學員的蛻變與成長,也見證禪修的不可思議。
悟覺妙天禪師曾說:「煙毒收容人的『身癮』大都已由戒毒所去除,但卻沒有根除他們吸毒成習的『心癮』,一旦回到社會,再犯率很高。所以必須設法去除其『心癮』,才是最根本的『解』毒辦法。」
救世會創辦人悟覺妙天禪師推動「救世菩薩」公益活動的理念,就是有感於今日社會人心險惡,道德不彰,治安敗壞,由於共業所感,導致天地災變不斷發生;不僅台灣如此,災難並已橫掃整個地球。
山坡地種菜影響水土保持的道理人人都懂,為什麼山上的高麗菜依然愈種愈多?退耕還林的政策下,卻造成「緩坡地退耕,陡坡地使用變本加利」的荒謬現象;產業轉型退場知易行難,如何透過政策引導銜接,分別對治大型集團及獨立農民?政府應積極提出對策,並嚴守立場,莫讓隨政策上山的農民成為代罪羔羊。
都市農耕有許多方式,開闢社區共有的園圃,除了自己種菜自己吃以外,更能促進居民的交流互動,串聯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是進行食農教育的最佳場域。但城市中處處是污染的環境,如何選擇,才能避免自耕自食還是吃進了毒?
財團法人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簡稱救世會),長期關懷國家社會、宣導反毒、舉辦「全人關懷生命教育」教師及公務員研習、輔導企業並深入社區鄰里推動心靈教化、贊助電視弘法及贈閱優良刊物等事蹟,於內政部評鑑社會教化項目表現突出,獲得肯定。
海納百川,如萬物之母,但海洋資源並非取之不盡,一般民眾如何聰明選擇海產,培養親海、知海、護海的情操;相關業者如何提高單位均值,或配合在地環境資源轉型,在責任漁業及資源管理上接軌國際,值得各界共同研商、督促並落實。
台灣塑膠濫用情形嚴重,亞洲國家每年未妥善處理的塑膠廢棄物極可觀,當這些塑膠製品逃過人類設置的處理關卡,進入海洋,將造成千百年的影響,而且難以清理。預防勝於治療,透過「盤點、減量、回收」,每個人都能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為環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