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就是在行經

禪定就是在行經

問:印心禪法與唸佛、誦經的修行方法,有何不同?印心禪法修禪定,等於就在行經。我們禪定就是要去證明阿彌陀佛的世界,證明極樂世界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這是在行經,我們已經在行了,不是光在那裡聽,我們已經在做了。

Read more
解救大腦疲勞 你需要禪定充電

解救大腦疲勞 你需要禪定充電

心靈本身是一個能量來源,當我們透過禪定或深度放鬆,讓心裡的雜音安靜下來,心靈能量就能流入身體,這種感覺就像手機真的插上電源,不只是關機,而是開始補電。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睡得少,但禪定過後,反而覺得比熟睡一晚還清醒。

Read more
【究竟修行與方便修行的不同-地獄篇】地獄淨空解脫自在 眾生度盡方成菩提

【究竟修行與方便修行的不同-地獄篇】地獄淨空解脫自在 眾生度盡方成菩提

真正的地獄,是指我們心裡的煩惱、妄念、壓力、瞋恨、抱怨…等等,所以平時要常保一顆愉快歡喜的心,否則心就被污染了。被什麼污染?被五官意識所污染。所以,當發現自己不起歡喜心的時候,就是落入了煩惱地獄,要趕緊面對現實,去處理它,讓它圓滿,達到圓空,就清淨了,地獄就空了。

Read more
禪坐時要注意什麼?

禪坐時要注意什麼?

選擇禪坐地點時,最好要有良好的通風,才不會因空氣不流通而昏昏欲睡,達不到禪坐的效果。禪坐的時候,不要讓風從後面吹來,因為後腦吹風,容易引起頭痛。如果在野外禪坐,風大的時候,可以在背部披一件外衣來保暖,避免受涼。

Read more
禪定維持年輕 靜與動一樣重要

禪定維持年輕 靜與動一樣重要

目前自律神經功能多以心律變異性分析(HRV)檢查來進行量化,即利用心跳與心跳間距的變化,來觀測呼吸、血管與內分泌活動的狀態。許多醫師都推薦利用冥想或腹式呼吸來改善自律神經功能。張剛鳴解釋,禪定之所以可以活化自律神經,其中一個主因就是慢呼吸。

Read more
你是自律?還是自虐?一切都是生命能

你是自律?還是自虐?一切都是生命能

自律不是自虐。按前述大腦分工來分析,要達成有效自律,須統合自控力與衝動這兩大系統。台北內科醫師簡可安說:「如果是出於自我關愛的自律,才容易堅持下去;若是自我批評式的自律,往往難以持續。」

Read more
停止情緒內耗 找回身心平衡

停止情緒內耗 找回身心平衡

內耗原本是指機器空轉,卻沒有相應的產能,運用在人的心理作用上,是指不斷地回想負面的事件,而造成心理的耗損。諮商心理師游心慈表示,內耗就像和自己的情緒打架,透過禪定及書寫練習,可以幫助轉移注意力回到當下,有效減少不必要的消耗,設定合理的情緒界線(區分自己或他人的情緒)、自我接納,就可以成為更高效能的自己。

Read more
永和禪修會館攜手20里 推廣靜心禪定 見證佛性之光的力量

永和禪修會館攜手20里 推廣靜心禪定 見證佛性之光的力量

永和禪修會館的師兄姐經常深入社區鄰里舉辦公益講座,近期,他們與永和區20個里合作,規劃5堂「靜心禪定」系列體驗課程,從3月下旬開始,連續5個週末開課,吸引許多有緣民眾前來體驗印心禪法的腹式呼吸、專注禪心脈輪等基礎練習,進而了解悟覺妙天師父傳佛性的殊勝,在場很多人都感受到佛性之光的美好能量。

Read more
專注當下 培養幸福感

專注當下 培養幸福感

諮商心理師徐藝溶表示,維持幸福感有助促進身心健康,因為長期處於高壓或焦慮狀態,會使身體產生發炎反應,進而影響情緒及工作表現。她表示,提升幸福感的第一步,是先覺察、接納自己的情緒,並專注在當下,會更容易感受到自在、舒適,有勇氣面對挑戰。

Read more
如何在身體疲累的時候,還能保持頭腦清醒?

如何在身體疲累的時候,還能保持頭腦清醒?

如何讓自己在身體疲累的時候,還能保持頭腦清醒?如果前一晚睡眠足夠,第二天還會發生疲累的現象,表示用腦過度,那麼就要想辦法讓大腦休息。可以利用禪定的方法來放鬆大腦,因為禪定時,精神集中,可以幫助你不再消耗腦力。

Read more
修行要真修實證

修行要真修實證

練習禪定,不要求快,要從名色脈輪開始專注,一定要做到有感應,最好能夠感覺到氣的產生、生命力的產生、靈氣的產生、光的產生、光電的產生。

Read more
禪定才能見證自性本體

禪定才能見證自性本體

佛家有句話非常貼切,即「唯證方知」,如何證得自性呢?要用一種「秘密內證法」,要以符合自性的條件,進入無形無相的內心世界,進入「真空」狀態的法界,才能用心靈相應法找到祂的存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