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鈣健康、鈣美麗的女人

做個鈣健康、鈣美麗的女人

文/林麗文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需要量也最大的礦物質,人體內有99%的鈣儲存於牙齒與骨骼中,其他的1%則分散於全身各處,這1%負責神經的傳導、肌肉的收縮、血液的凝固、心臟的跳動等,連荷爾蒙的作用它都有參上一腳。

可別小看這1%的鈣,它可是攸關生死,因為人體的組織及血液中的鈣的濃度必須保持恆定,不能太多或太少,否則會威脅到生命安全。當然,人體內有完善的調節功能,怎麼調節?就是骨骼中的鈣去調節。

人體中的鈣好像是銀行一樣,如果鈣的流失比吸收量多,就必須從骨骼中「提領」出來,長時間下來,骨骼中的鈣質不斷被提領,就會使身體的骨骼、牙齒越來越脆弱,最後成為危樓,就是骨質疏鬆症;如果攝取的鈣質非常足夠,多餘的鈣質就會「存入」於骨骼與牙齒中,強壯你的骨骼、牙齒。

多少鈣才夠?

衛生署對我國成年人每日建議鈣攝取量已經從七百毫克提升到一千毫克,但調查顯示,國人飲食中鈣質的攝取量普遍不足,平均不到建議量的一半。

如果你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或是正在長期使用易導致骨質流失的藥物,如腎上腺皮質醇質、抗癲藥等,那麼你每天鈣質的攝取量,應達到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毫克。更年期及停經後的婦女,也應達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毫克的攝取量。

鈣質若攝取不足,不僅身高長不高,婦女容易有骨質疏鬆現象,中、老年人易脊柱向前彎曲(駝背),這也是老年人在摔了一跤造成骨折,從此一病不起的原因之一。

營養專家表示,在正常情況下,30歲以前可以保持正常的鈣平衡,30歲以後,鈣質流失的速度會漸漸大於吸收的速度。女性過了更年期之後,由於內分泌的改變,鈣質的流失更快,此時最好請教妳的醫師,作適當的建議和治療。

年輕的時候,如果不攝取足夠的鈣質,到年老時想要充分補回來,卻只能事倍功半,因為較無法累積鈣質,但還是可以延緩骨質的流失。

4個缺鈣高危險族群

若有鈣質補充不足的顧慮,服用適當的鈣質補充品,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是以下四種族群之一,更是鈣質不足的高危險群,必須特別注意自己的鈣質真的足夠嗎?

♦更年期婦女

雌激素在更年期間會逐漸減少,更年期後的前五年,鈣質的吸收愈來愈少,流失的速度卻更快。此時的鈣質的需求量必須達到一千二百毫克〜一千五百毫克,就算每天喝二杯牛奶也還不夠,所以可以同時服用維他命D伴隨鈣質補充品,以減緩或防止骨質疏鬆症。

♦懷孕婦女

胎兒需要鈣質來形成骨骼和牙齒,若孕婦在懷孕期沒有攝取足夠的鈣質,胎兒就會從母親的骨骼中吸取鈣質,如此耗損母親骨骼中的鈣質,所以一定要攝取足夠的鈣質才行。每位孕婦都應該至少攝取每天一千二百毫克以上的鈣,如果是不喜歡喝牛奶的孕婦,則必須徵詢醫師,是否可以用鈣片來補充。

根據美國婦產科學會發表的一個報導,懷孕缺鈣(每天攝取低於六百毫克)婦女的胎兒,骨質密度遠比正常攝取鈣質者要低了15%,這是根據256位懷孕婦女所進行的研究,當她們經過醫師建議開始補充鈣片,胎兒的骨質密度就回復到正常。

但是當攝取更多的鈣,胎兒骨質密度並不會隨之更增加,所以每天約一千二百〜一千五百毫克就夠了。

收藏本篇文章
Please login to bookmarkClose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