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乳坊打造獨一無二的鮮乳品牌

鮮乳坊打造獨一無二的鮮乳品牌

全台灣有超過400個牧場、12萬頭乳牛,然而在鮮乳大廠寡占的情況下,精益求精的酪農付出大量心血,收入卻受限於統一收購價。熱血獸醫龔建嘉挺身而出,使用網路工具及各式獨立通路攻占市場,力圖打造消費者、鮮乳獨立品牌與優良酪農三贏的局面。

文/陳昊安 攝影/顏志倫
圖片提供/鮮乳坊

自己的牛奶自己救」,鏗鏘有力的短句是「鮮乳坊」在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上打出的口號,加上「獸醫現場把關」、「嚴選單一牧場」、「無成分調整」、「公平交易」的理念,短短2個月內,吸引支持民眾贊助,募集資金達608萬,遠超過原先設定的100萬初始資金目標。

其實鮮乳坊的故事應該從更早的時候說起︰擔任巡場獸醫的龔建嘉,奔走於中南部的牧場,看到不同飼育方式和酪農產業的運作,心中醞釀著可能的改善方案,於是,在早出晚歸的巡場工作之餘,雲林台北兩地奔波,參加創業課程和聚會,並著手進行市場調查、建立支持名單、經營FB粉絲頁等,就為了改善台灣酪農業的環境。

站在食安浪頭上 募資爆量 鮮乳坊正式開跑

對於鮮乳坊募資的成功,龔建嘉謙虛地表示,這是由於2011年後,台灣食安事件層出不窮,使民眾對食物安全的意識提升;而頂新黑心油事件激起民怨,連帶抵制味全,雖然他也加入拒買行列,但同時也對第一線酪農的辛勞感到相當不捨,是他挺身創業的契機。

龔建嘉指出,牛奶是一種特別的飲料,品質好壞與牛隻的飲食、健康直接相關;全台灣有400多個牧場、超過12萬頭乳牛,卻只有30多位乳牛獸醫,牛醫比高得誇張,30歲上下、年輕的大動物獸醫更是稀少,技術人員匱乏、人才斷層,導致牧場醫護環境無法提升,是其一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牛奶的生產不像工業產品能夠隨時調控多寡,有一定的基本產出量,且保存期限短,庫存壓力大,多數酪農光照顧牛隻已分身乏術,遑論進行獨立銷售作業,辛苦生產的牛奶多交由光泉、味全、統一等大廠收購,經過混合、均質化處理,各品牌牛奶風味相似,也無法追溯生產來源。

乳牛飼育是全年無休的事業,但收入卻無法反映牛奶的品質及酪農耗費的心力,因此龔建嘉在創辦鮮乳坊之初,便訂出公平交易、使酪農受益,盈餘回饋投入獸醫人才培育的願景;生乳來自單一牧場,不僅標示在產地上,更邀請酪農聯名,比方936ml大瓶裝的是豐樂牧場、210ml小瓶是嘉明牧場,鮮乳坊的牛奶除了高溫滅菌之外,不添加任何成分調整,民眾可依自己喜好的口味作選擇。

多元的選擇,對刺激市場同類型產品的進步相當重要,消費者的需求更能被照顧。「獸醫現場把關」切中消費者被食安問題破壞的信任,市場反應也顯示,民眾願意為優質安心的產品多付出一些代價;而100%生乳製成、成分無調整的鮮乳,也打破一般民眾對牛奶口感濃醇厚重的印象,反而是更接近水狀、帶有奶香、卻不會殘留在舌頭上的清爽口感。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