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黑豆桑醬油
時光如梭,轉眼間又要過農曆新年了,這段期間民眾聚會行程變多,餐餐佳餚美味,不知不覺中就會食用過多的高鹽高油食物,增加身體負擔,容易造成三高危機。以純天然釀造醬油而聞名的黑豆桑創辦人王政傑提醒,不論是外食或在家自煮,都要選用純天然、低鹽的調味料,才能為健康把關,吃出安心!
近十年來,台灣屢屢發生食安問題,例如2011年的塑化劑事件;2013年的黑心油、毒醬油、毒澱粉事件;2014年的餿水油、劣質油事件;2015年飲料店發現茶葉殘留農藥,以及2019年雞蛋汙染事件等等;林林種種一連串的食安問題,迫使民眾不得不檢視每日食用及使用的食材、調味料是否為「真材實料」。
推廣正確食安觀念 釀造純天然調味醬料
有鑑於此,黑豆桑致力於提醒及教育民眾判讀食品原料和成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還未爆發前,黑豆桑就已連續2年舉辦超過500場食安講座,教導大家認識原物料及食材,提倡自「煮」健康管理,同時也堅持站在第一線,進入社區開辦美食烹飪教室,讓民眾學習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出美味又好吃的食物。
當然,黑豆桑自家生產的醬油和醬料產品,也是堅持「四不一沒有」原則——不使用基改原料、不採用化學製程、不使用化學添加、不使用化學提味及沒有防腐劑等;在食安危機頻傳的年代,可說是獨樹一格,與民眾搭起信任的橋樑。
拒吃化學醬油 把天然健康帶回家
食藥署在「包裝醬油製程標示之規定」中,規範醬油製品若非釀造醬油,必須在產品包裝明顯處標示「水解、速成、混合、調和」,讓民眾明確知道醬油的種類。然而,上述這些醬油就是俗稱的「化學醬油」,而且在製造過程中,所殘留的油脂與強酸反應,會產生可能對人體有致癌危機的3-單氯丙二醇。
依照食品中汙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規定,自去(2021)年1月起,醬油及以醬油為主調製而成的調味品,如醬油膏、蠔油等內容物含有的3-單氯丙二醇限量規定,已從0.4ppm下修至0.3ppm。然而,對民眾來說,重要的不是3-單氯丙二醇的設限,而是拒絕由「強酸」酸水解調製成的化學醬油。雖然醬油的日常使用量不大,但經年累月下來,對身體的傷害仍難以想像,若是選擇釀造醬油,由於係以自然發酵分解植物蛋白質,製程中無添加鹽酸,故不會產生潛藏致癌因子的3-單氯丙二醇,也對健康無害。
近來物價飆漲,民眾紛紛大喊吃不消,但黑豆桑不但沒有隨趨勢跟漲,還逆勢操作,推出箱購促銷優惠,在2021年百貨週年慶期間,就受到消費者的支持與青睞,創造出秒殺1200箱的亮眼佳績。由此可見,民眾的食安意識已日益提升,除了懂得謹慎挑選食材,也注重食品調味料,會拒絕以化學添加物快速發酵的化學醬油,把天然健康帶回家。
值此新年之際,如何在滿足口慾的同時,還能均衡健康,創造雙贏?黑豆桑特別呼籲民眾,務必要三思而後「吃」,先了解自己在吃什麼,才是健康飲食的最高原則。
禪天下no143|純釀醬油可摻化學製劑 主婦選購醬油得睜大眼
禪天下no201|選購天然釀造醬油 先看清標章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