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御用緙絲技藝

清宮劇御用緙絲技藝

中國古老的緙絲技法,不但工時耗費極長,而且價比黃金,自古就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2019年,緙絲更被文化部登錄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項目,並認定該技術保存者黃蘭葉藝師為台灣人間國寶及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近年,她致力於緙絲工藝的傳承,設立黃蘭葉緙絲工藝館,讓更多人認識這門技藝。

文/溫欣儒
攝影/簡侑俊
圖片提供/黃蘭葉緙絲工藝館

前段時間熱播的清宮劇「延禧攻略」,不論是演員造型,或是華麗精緻的服飾,都引起不少討論,尤其劇組為求貼近史實,考究了大量史料,將中國古代的服飾文化一一在劇中還原重現,小自兩把頭、一耳三鉗、點絳唇,大至服裝造型、場景道具陳設等,一切都依據當時形制嚴格考究,像道具之一的「團扇」,便是劇中一大看點,係以流傳千年的中國古代織品工藝技術「緙絲」紡織而成。

對於古代織品工藝,一般人都會想到刺繡,並不知道緙絲。緙絲又名刻絲,在紡織界被譽為「織中之聖」,是絲織工藝的精華。緙絲與刺繡最大的差異是能夠「從無到有」,在緙織機上完成一幅作品,並採用「通經斷緯」的織法,在織布過程中以經線作為結構支撐,緯線作為圖案呈現,使圖案與織布融為一體;而刺繡則是在織好的布匹上錦上添花,屬於在已有的織物上進行加工。

傳統精美技藝 跨越千年歷史

談起緙絲的歷史發展,要回溯至4000年前,它是由緙毛技術改革而來,起源於古埃及和西亞兩河流域,以亞麻纖維做經,綿羊毛纖維做緯。緙毛是隨著西漢時期絲綢之路的開通而傳到亞洲,直到唐朝養蠶取絲的技術成熟,才促使當時的工藝師以蠶絲取代亞麻與棉線織作,並織成名貴書畫的裱框、禮佛掛軸等,緙絲一詞才因而誕生,同時這項工藝也隨著當時的遣唐使傳到世界各地,包括日本。

到了宋元時期,緙絲除了被運用於書畫包首、經卷封面、臨摹名人書畫外,在元代主要是織作皇帝肖像,稱為「織御容」。爾後,由於明初朝廷力倡節儉,反對奢侈,緙絲工藝僅能織成制敕和誥命,其推廣和使用都受到很大限制。不過在史體記載中,以緙絲作為龍袍的第一位皇帝,其實是明神宗萬曆皇帝,而這也是緙絲在明末時期會再度復興,並走向服裝織作的原因。

直到清朝乾隆皇帝時期,世界貿易日趨頻繁,緙絲工藝更是受到重視,當時皇親國戚、達官顯貴的服飾都出現緙絲蹤影,所以在「延禧攻略」劇中就見到以緙絲織作的團扇。劇中富察皇后愛用的那把黃色團扇,就是仿製故宮博物院的黃色紗貼綾絹「桃樹雙鶴圖」染雕骨柄團扇。值得一提的是,緙絲在清朝已不再限於皇宮使用,一般中上階級人士也會用於服飾及藝術品。

流傳千年的緙絲工藝

清宮劇「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手握的黃色團扇,是以流傳千年的緙絲工藝技術紡織而成。(圖片來源:隱竹微博)

台灣緙絲技藝走出新方向

台灣緙絲是在日據時代後,隨著日本各項產業一同流入台灣,直到民國60年代(西元70年代)才正式發芽,由台灣人間國寶、緙絲工藝保存者黃蘭葉藝師的母公司台中大屯公司引進,其中包括日式緙絲織布機、整經機、紡線機等工具,以及系統化的緙絲技術。

緙絲在日本名為綴織,其風格、色彩、技術皆隨日本朝代的更迭而推陳出新,獨具特色,已不再像中國古代的緙絲工藝。因此,台灣的緙絲工藝既有別於中國古代緙絲,也因黃蘭葉的改良而更不同於日本綴織。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