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青澀柿染 釀出樸素時尚

新埔青澀柿染 釀出樸素時尚

說到柿子,總不免讓人聯想到柿子與柿餅的故鄉——新竹縣新埔鎮。但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裡其實也是全台唯一發展柿染工藝的根據地。

文/溫欣儒
圖片提供/新埔柿染坊

每年過了盛夏,新竹縣新埔鎮都會瀰漫著一股濃郁的柿子香。柿子是秋季的時令水果,也是新埔當地的特產。早期,由於柿子產量過剩,無法銷售,常會出現腐壞問題;後來當地居民為了消化剩餘的柿子,便製成柿餅、柿霜等各種天然加工食品,漸漸地,柿餅加工業就成為新埔聞名全台的產業之一。

到了2005年,新埔又迎來「柿染」產業的發展契機,那是一個偶然的機緣,當年,新埔鎮公所科員蔡小姐與輔導團隊一同前往柿餅加工區參訪考察,蔡小姐意外發現園區內的柱子和門簾上有許多深咖啡色的印記,詢問之下才得知,那是經年累月的柿汁掌印。

早年,柿餅的製作完全依賴人工,年紀大的工人因為行動不便,常會坐在柱子旁邊進行削皮工作,以便起身時能扶著柱子,因而在柱子上留下了一道道柿汁掌印。有趣的是,那些柿汁掌印經過日積月累的風吹、日曬、雨淋,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明顯。

歲月痕跡 催生柿染工藝

看著那些斑駁的歲月印記,蔡小姐頓時有了將柿汁開發成染料的想法,不過當時台灣並沒有人知道柿子可以製成染料,因此她便找了精研植物染多年的陳景林教授,邀請他為新埔當地的社區媽媽指導柿染,並開設柿染班培訓課程,傳授她們染織的相關技藝。

數年後,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終於在2010年正式成立,同時也設立了新埔柿染坊,成為台灣柿染工藝的重要推手。

柿染,可說是一項既典雅又時尚的綠色工藝。新埔柿染坊統籌彭怡慧表示,柿餅在製造過程中因為需要削皮,所以每到柿子盛產季節,柿餅加工區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棄柿子皮,加上夏末颱風多,柿子會因颱風而發生大量落果,不但無法食用,也使得農民損失慘重。

為了不浪費這些天然的柿子皮與落果,柿染坊除了向柿餅加工區回收柿子皮,也向農民收購落果,一方面減少農民損失,一方面可將柿子皮及落果加以利用,轉變成資源,提煉出純天然的柿染料,開發柿染生活工藝品。

從柿子萃取天然色素

彭怡慧表示,台灣柿子分為澀柿和甜柿兩大類,柿染料主要是使用澀柿萃取,如牛心柿、石柿、筆柿等,因為這類杮子含有較多的單寧酸和膠質,布料在經過柿汁染色後,可呈現出耐洗、耐曬及不易褪色等3大優點。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