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病,先看準好醫師 發現良醫的5個評量守則

想看病,先看準好醫師 發現良醫的5個評量守則

常常被掛在嘴邊的「生、老、病、死」一向是人的宿命,也是必經的過程,因此,「因病求醫」也就成為自然而不可避免的經驗。現代人除非有完全健康的身體,大部份的人都有求醫經驗,比較幸運的病人,和醫生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若是運氣較差的病人,就會有不愉快的經驗,甚至雙方對簿公堂,鬧上法庭。「如何選擇合適的醫師」是現代人必備的資訊之一。

文/黃建蘭(新國民醫院副院長)

我們應該要了解的是,在這多元、複雜的醫療環境和社會現象下,是充滿「問題」的!當中,醫師是社會的一分子,是一名具有專業的醫療提供者,絕不是高高在上,只可遠觀,而是和我們一樣,具有人性、享有七情六慾,也會犯錯,因此在現實的環境下,想找一位具有崇高品格,又術德兼修的完美醫師是不切實際的,還不如好好研究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好醫師。

發現良醫的5個評量守則

醫學不是純科學,也不是高科技,它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所以「醫學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話是有其哲理的,原因在於「人」的本身,具有多重可能性和無限開發的潛能。

所以在醫病關係中,「人性的關懷」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目前醫療環境較缺乏的。如何為自己尋找合適的醫師,應以此為訴求。

評量1 是否傾聽關懷病人

先觀察醫師的「素質」,包括專業證照、行事風格、個人特質、行醫哲學,其中以「個人特質」最重要,應具備同理心、關懷、愛心的特徵,如此,醫師自然就會傾聽、關懷病人,加強服務態度,再配合其他的專業治療,自然有利於醫療的品質。

另外要注意的是,醫師的收入來源往往會影響醫療的傾向,特別是全民健保造成了醫療院所的收支困難,因而產生「重量不重質」或「金錢掛帥」的醫療價值觀,但是「醫德」絕對重於「醫術」,這是我們選擇醫師時的重要考量。

評量2 願意把時間交給病人

觀察醫師是否願意花時間為病患作體檢、教導病患調整生活飲食習慣,同時在工作之餘也能自行充電,吸收新知識,保持新觀念。

無論醫師的資歷多深、專業知識多豐富,若不願意花時間為病患診療,就不是適合的醫師。因為診療時間愈短,表示預防措施不夠,而預防疾病的方法,卻是病人最需要的。

評量3 選擇適量醫檢

醫師對病人所安排的檢查,應該採取以選擇性醫檢並少量的檢驗,來做合理的判斷,例行檢查不一定是需要的,因為有時為了避免醫療糾紛,而實施不必要且過多的檢驗,往往產生更進一步的傷害,甚至比疾病本身更嚴重。

所以最好的檢驗,可能就是選擇放棄檢驗,讓時間來證明,依據問診和身體檢查的結果來治療。

病患個人的價值觀也很重要,應該與醫師討論溝通,衡量利弊得失,選擇最不會傷害人體的檢驗方式之後,再決定。

評量4 是否對手術處置做分析及解釋

醫師應該向病患和家屬針對侵犯性醫療,做分析和解釋手術的必要性,並說明可能產生的後遺症,最後再由病人做選擇決定。

手術處置的缺點包括產生不良的副作用或變化、介入過程的不適或疼痛、造成工作時間及金錢的損失,甚至死亡。

有時醫師也會建議或推薦徵詢所謂的「第二意見」或「第三意見」,這些其他意見應來自和此項手術沒有關係的醫師,才具客觀性,避免「醫醫相護」的情況。

西方醫藥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一句醫學院學生必知的話:「對患者,首先不要造成傷害。」醫師的責任是幫助病人,不應該再使其病情更惡化,而各種醫療的介入都有風險,故宜謹慎衡量之。

評量5 是否教導病患預防概念

觀察醫師是否忽略對病人提出忠告,建議病人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或飲食習慣,不過台灣的醫療體系,預防醫學常被嚴重的忽略,主要原因在無利可圖,治療可以得到酬勞、重視和掌聲,而預防醫學的實施對醫生來說,並無任何經濟效益。

另外,有些醫師對食物的營養概念不太明瞭,如何在短短的診療時間內教導病患相關的飲食問題,或建議病患如何運動,也無法在短期內產生效益,然而這些預防疾病的措施才是真正健康之道。

預防醫學包括某些疫苗的給予、子宮頸抹片或乳房特殊檢查的篩檢實施、預防意外的安全措施等等,關於健保的「例行老人健康檢查」,各界雖有不同看法,但仍然有篩檢的效能。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