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羿緻 AI圖片生成 / 江玉涵
資料提供 / 田子杰(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資訊部)
迦毗摩羅尊者是古印度華氏國人,最初修行外道,具有大神通力,而且精通各家論典,麾下率有徒眾三千。
後來得遇禪宗第十二代祖師馬鳴大士尊者,為他開示佛性真諦。迦毗摩羅尊者了悟到,修行只有神通並不究竟,關鍵還要得到證道成就的明師傳佛性,幫助靈性提升,再持續精進,最後證入宇宙本體的永恆光明世界,才是修行的終極目標。
與十二祖的殊勝法緣,讓迦毗摩羅尊者當下開悟,率領三千徒眾一起皈依十二祖修行正法,終得祖師傳佛心印,繼承禪宗正法法脈,為第十三代祖師。
為大蟒慈悲說法授戒
《五燈會元》記載,迦毗摩羅尊者得法後,帶領弟子前往西印度弘揚佛法。當地有一位名叫「雲自在」的太子,仰慕迦毗摩羅尊者已久,希望能邀請尊者到王宮接受供養。
尊者告訴太子:「如來曾經教誡,出家人不可過於親近國王、大臣及權勢之家。」太子聽了就提議:「我國城北有一座大山,山中有一個石窟,尊者可否在那裡修行禪定呢?」尊者答應道:「可以。」
於是,迦毗摩羅尊者一行人就動身入山,走了幾里路,不料前方出現一條大蟒蛇,尊者神色泰然,繼續前行,此時蟒蛇忽然盤繞於尊者身上,尊者還是不慌不忙,開始對蟒蛇說法,為牠開示佛法義理及三皈依,蟒蛇聽完,逕自退下離去。
尊者一行人又繼續往前走,快要抵達石窟洞口時,忽見一位身著素衣的長者從石窟裡走出來,對著尊者合十禮敬。
迦毗摩羅尊者問長者:「您住在這裡嗎?」長者坦誠答道:「從前我曾是出家人,特別喜歡清淨寂靜、獨自用功,但有些初入門的比丘經常會前來請益,而我失去耐心,厭煩於回答,甚至生出瞋恨的念頭。因為這個緣故,命終後我墮為蟒身,盤居在這石窟已經一千年了。今日有幸得遇尊者為我說法授戒,特來致謝。」
瞋心一起 火燒功德林
由此可知,修行人時時保持身口意的清淨多麼重要。日常生活中,有些不以為意的言行過失,也許只是一個不好的念頭,都可能成為障礙修行成就的原因,不得不謹慎小心。就像故事中的長者,只因不耐煩同門的求教,雖然沒有口出惡言,只是心生不耐,一時起了無明瞋心,就要承受墮於蟒身千年的業報,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非常強調持戒的重要,特別叮嚀弟子:「修行要越過欲界天,『貪瞋癡慢疑』和『殺盜淫妄酒』這十戒都要滅度,都不能犯。」
尤其遇到不平的事,一般人都很容易生氣,但禪師開示,「只要發一次脾氣,就火燒功德林,過去修行累積的功德,像森林那麼茂盛、那麼多的功德,只要一生氣,就像點了一把火,一下子就燒光了,修行瞬間零分,還要重新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