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行政大逃亡 校安缺人力難補破網
在中小學,「行政大逃亡」已經成為赤裸裸的現實,沒有人願意擔任主任或組長,最後由代理老師兼任的所在多有,形成怪象。另一方面,原本在學校協助輔導學生的教官被迫退出校園,替代的校安人員因為薪資太低,根本請不到人,即使請到人,也難以發揮維護校園安全的功能。
街友並非髒臭懶 失業無家是主因
一般人總認為遊民是「懶惰的無賴」,卻不了解街友貧窮的背後真相。依據人安基金會統計,街友裡國中小學歷者佔61.5%,無一技之長者高達70.06%。由於欠缺專業,多數街友僅能靠做粗工、出陣頭、舉廣告牌…等零工餬口。有時遇到無牌人力公司,還會被苛扣薪資,不僅付出的勞力跟收入不成比例,受到職業傷害也只能自認倒楣。
248農學市集 讓農友過好生活的產地直銷平台
通路,往往是農友們在辛苦耕種後,進行產銷時會遭遇到的最大難題。曾因反對進口稻米而連續在台北街頭以爆裂物抗爭的「白米炸彈客」楊儒門,出獄之後,在台北東區黃金地段巷內的一處空地(平日為停車場)成立了「248農學市集」,提供小農將自家產品在這裡擺攤銷售。
暑假打工停看聽 小心詐騙陷阱
求職者要尋找工作機會,仍宜透過人力銀行的求職平台,才比較有保障,因為在上面刊登職缺,需要有合法的營業登記,也就是會幫求職者做基本的把關。但即使是合法的公司,也要注意面試前後勿任意加LINE、臉書或WhatsApp等通訊軟體,應使用求職平台系統與徵才公司連繫,維護求職安全。
AI世代的後真相世界 AI立法刻不容緩
AI(人工智慧)帶來的便利尚未普及,但AI犯罪的威力已無孔不入。股神巴菲特2024年5月在波克夏公司年度股東大會預言,AI詐騙恐將成為高速成長產業,他形容「世界已經將精靈從瓶子中釋放出來」,新聞更將AI犯罪比喻為核武級的威脅。
川普關稅戰 掀經貿地殼變動
外貿協會資深顧問李牮斯說,關稅是繡花拳,真正關鍵的是匯率、利率與資產策略。換言之,台灣企業過去只知道衝訂單,但辛苦賺來的營收在匯率波動下,一下就損失10%甚至更多,「越做越虧的情況下,營收策略的重要性,就不如資產策略重要了。」他更指出,企業要準備資產過冬糧,因為這場革命可能延續20年。
社會企業【政策篇】業者建議:立法可走長遠路
社會企業發軔地英國光是社企法就有好幾部,而且他們認為社企的發展是依循「萌芽、成長、茁壯」的階段來進行。台灣的社企正處於萌芽期,的確不該給予任何限制;但一旦發展到成長期、需要資金挹注的時候,如果仍然沒有法源依據,那麼投資人就會因為得不到法律保護而不敢投入資金,這對社會企業的擴張來說,就造成了最直接的障礙。
AI世代 教育典範轉移的挑戰
AI工具正在改變教育的型態,不限於AI人才的培育,未來人機之間的種種關係,都需要立法者與教育當局關注;而不管是立法還是教育政策,都需要教育現場的即時回饋。台灣要邁向AI國家,絕不能滿足於供應鏈的生產製造而已。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讓消費者吃得健康的綠色商店
現代人生活忙碌,哪裡有時間去田裡尋找農夫?於是有一群以家庭主婦為主的消費族群便集結起來,以「共同購買」的方式尋找與她們有共同理念的生產者。「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以下稱主婦聯盟合作社)」就是這樣成立發展起來的。
AI影片工具百花齊放 文科生時代來臨
AI工具使用人性化,不少都有免費額度,我們一般人該如何善用AI製作影片呢?健康AI業者Lydia ai公司新事業發展部協理沈品勳有約6年的AI從業經驗,本身也常利用AI工具製作短影音,他從腳本撰寫到最後的剪接製作,為本刊示範。他說,過去,文科生薪資成長較不理想,AI工具時代對他們是大好消息。
提高農民競爭力 再創富有農業經濟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拼經濟,屏東縣政府曾推出「燕南飛━青年返鄉及根經濟發展」計畫,招募45歲以下有志從農的青年人返鄉,未來從農後,還可以進一步結合觀光、休閒產業,發展在地「根」經濟。
政院缺席《財劃法》修訂 財政補破網
2月19日,立法院將此前已三讀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與總預算審查報告一起送出立法院;依據三讀的《財劃法》,中央政府總預算中,逾3,700億元會改為地方使用,遠高於今年刪減的2,076億(包含補貼台電的1,000億在內,分別是減列1,135億9,925萬9,000元,及通案統刪不低於939億7,500萬元),一場更大的政治風暴可以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