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個資、治理 因應未來數位經濟時代的新課題
如果有一個不明政府、組織或企業,在未獲得自己的同意或認知下,以高科技追蹤自己的行蹤或洩露個資,侵犯個人權益,危及日常生活節奏,身為市井小民的我們該如何因應呢?
美朝峰會、中美貿易戰、4友邦斷交 國際局勢多變 台灣如何突圍
當美中正在國際間較勁的局勢中,台灣夾在兩強之間,雖與美國關係正在提升,但也應該要與中國往來;因為中國已是世界級的強國,台灣一味地靠向美國,中國自然加重壓力制裁台灣,這對台灣並沒有好處。
訂用經濟——不要永遠持有 只在乎曾經擁有
訂用經濟不是新的概念或新商業行為,而是存在我們生活許久的交易活動,包括家戶每天或每月的訂報紙、訂牛奶、訂雜誌…等訂購行為,由傳統供應商透過物流配送或親送的方式,將商品送達訂戶家中。
美中貿易戰 開始便不想打 台灣影響層面不大
從川普對中國祭出的500億美元進口產品高關稅,感覺像是硬湊出來的項目,可以看出川普並不是真想打這場貿易戰;尤其在習近平19大後,徹底掌握前所未有的權威之際,中國可說是上下齊心,正準備一致對外、揚威國際的時刻,川普選在此時出手,恐已失去先機。
迎接商機4.0 找出未來生產與未來服務新商機模式
當今,第4次工業革命正在全球各地如火如荼地發生,新技術、新服務不斷從市場冒出,公私部門也都面臨產業前瞻走勢的不確定性,如何在市場找出未來產品的定位與定性等關鍵議題
美祭重稅 台幣狂飆 台廠兩面受壓 美中貿易戰開打 台灣受池魚之殃
台灣可以提出質疑,問問美國配額是怎麼算的?為什麼關稅要訂這麼高?很多面向都可以與美國談判。不要認為「美國是大國,我們是小國」就害怕,這是我們作為WTO會員國的權利。
看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的策略與作法
不可否認,「一帶一路」宏觀政策已加速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推力來自於近年中國企業已能憑藉自身創新優勢,進行資本與技術海外輸出,然後再循中國政府引導政策走出去,輸出新模式服務與競爭力產業,占領新興市場。
台美TIFA喊卡 日本主導CPTPP 台灣參與區域貿易協定的機會在何方?
在面對美國和日本的貿易談判,台灣都會面臨關鍵問題,例如美豬牛議題、福島核災食品解禁問題。對台灣而言,面對諸項區域貿易協定,台灣如何解決外部挑戰與內部問題?台灣的機會在哪裡?
從未來零售與未來購物找新商機
消費者狂購威力與天貓網銷吸金速度驚人,已告知實體店家,新零售與消費者未來購物行為的時代已降臨。未來商家如何在此波零售革命找到經營策略與方向,已是迫不及待的挑戰。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台灣水利產業智慧發展之路
國際案例上,我們也看到各國在發展水利產業不遺餘力,像韓國的水資源產業化是以K-water(Korea Water Resources Corporation)為主力,
政策不明確,導致外資投資卻步,台灣近5年外人投資,全世界墊底
台灣吸引外資力道不足,近幾年都在全世界FDI(外商投資)評比中敬陪末座;究其原因,並非台灣市場太小,也不是台灣法規繁冗,外商最怕的就是政策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