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必須與綠能並駕齊驅 電動車來臨 正是台灣的機會

電動車必須與綠能並駕齊驅 電動車來臨 正是台灣的機會

從產業角度來看,台灣具備領先全球的ICT科技產業,在資通訊、半導體、電子電機產品等發展經驗上,可立即應用於電動車馬達、電池與智慧車電等領域。汽車零件業的成長動能,來自美國電動車大廠Tesla及大陸自有品牌車OEM組裝零件需求,這就是台灣的機會。

文/鄧鎮銘、謝明媛
刊頭圖/elixkramer / Flickr,CC BY-SA 2.0

當電動車的起跑火炬,早已在歐美及中國點燃之際,台灣仍然將前瞻預算大幅挹注在輕軌建設上,政府對電動車的市場反應,至今仍屬於敏感度甚低的情況。

政府雖然敏感度低,但民間業者卻不會坐等政府的覺醒,他們早已快跑前進;像貿聯、和大、台達電、健和興、高技等業者,就成功打進特斯拉(Tesla)電動車供應鏈,成為特斯拉關鍵零組件的供應商,台灣DNA已置入特斯拉電動車裡了。

過去幾年,特斯拉電動車的產業策略,著重在頂級市場,生產的電動車目標對準的是雙B族群,產量不過十幾萬輛;直到2016年,特斯拉開發3.5萬美元(在台售價預估會落在130~160萬元之間)的平價車Model 3,訂單瞬間爆量50萬輛,開啟平價電動車時代提前到來。

今年第三季將開始量產的平價版電動車Model 3,半年產量約10萬輛,估計4年後產量將可達100萬輛,銷售量若快速大增,將顛覆全球汽車業生態,迫使全球各大車廠加速投入電動車領域;新能源車成為未來汽車市場發展重心,恐怕已是大勢所趨。而早已投入電動車相關零組件供應鏈的台灣供應商,勢必也將跟著受益。

特斯拉Model3平價車款電動車

特斯拉Model3平價車款電動車,甫推出就已接到50萬輛訂單,帶動電動車市場提前到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SteveJurvetson攝)

過去很長時間,人類漠視空氣汙染,大量破壞生態環境,造成地球溫室效應急速加劇,中國大陸甚至出現抬頭不見天日的嚴重霾害現象,聯合國氣候峰會《巴黎協議》自2015年即開始訂定公約,督促各國政府速訂節能減碳政策,冀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

長期以來,車輛排放廢氣是溫室效應氣體第二大來源,僅次於工廠;因此車輛廢氣管控成為減碳政策重要一環,目前全球有10億輛汽車在路上行駛,所排放的大量廢氣,正嚴重衝擊居住環境,各國在未來5〜10年都必須制訂嚴苛的汽車油耗標準,才能減緩衝擊。

因此,為追求一個舒適零汙染的環境,發展電動車勢在必行。隨著Tesla電動車降價,以及一些汽車製造商公開支持電動車的發展趨勢看來,電動車市場已由溫和轉趨熱絡;像英國、法國、印度都相繼頒布禁售燃油車期限政策,無疑是推動市場的龐大助力,雖然都在20年後,至少禁售汽柴油車的時間表已訂出來。

而中國則是把電動車當作「國家級戰略」來推動,在「十二五規劃中」大陸已明列「新能源汽車」為重點發展項目之一,其目標在2020年要達到銷售量500萬輛。

歐洲國家以挪威在電動車的推廣上最為出色,目前挪威當地已有1/3在路上行駛的車輛是屬於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挪威政府為了推展電動車釋放了許多「誘因」,例如電動車行駛高速公路免收費、停車免收費、坐船免收費等措施,且挪威政府對傳統燃油車課以重稅,但電動車卻可享有幾乎免稅待遇。挪威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多人均電動車擁有數量的國家。

政府如何在背後持續扮演協助角色,是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