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零接觸經濟萌芽

後疫情時代 零接觸經濟萌芽

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結構與民眾生活消費模式,而疫情過後,這些模式是否將成為新常態?傳統產業會產生哪些變革?疫情又將帶動哪些新興產業盛行?面對新經濟架構,台灣該如何布局?

文/陳羿緻
攝影/顏志倫

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大約半年,雖然尚未完全控制,但各國囿於經濟停滯帶來的危機,不得不紛紛採取逐步解封、恢復經濟活動與社會生活的措施。但由於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全球許多國家被迫封城、鎖國,除了全球製造業出現斷鏈狀況,許多企業也讓員工採取遠距工作應變;而不論是抗疫措施或疫情帶來的恐慌情緒,都對全球經濟市場與民眾消費行為產生巨大衝擊。

後疫情時代,社會各界開始關注並探討疫情對經濟結構、日常生活與消費模式造成的改變,在疫情過後,哪些模式將成為新的生活常態?傳統產業是否會因為疫情影響而產生大幅變革?或是疫情帶動了哪些新興產業的盛行?

零接觸經濟、個人服務經濟並存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戴志言博士認為,人類行為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除非遇到重大事件,譬如這次為了防堵疫情,各國強制宣布封城、鎖國,民眾迫於封鎖禁令而無法上街、出國,造成許多服務業停擺。但當限制令解除後,民眾的生活與消費行為相較於疫情前,是否會有重大改變,還需要再觀察。比較明確的是,生產端的經濟結構會把中國風險因素降到最低,是必然趨勢。

目前看來,大幅度的生活行為模式轉變尚未形成,但小地方的個人習慣已經開始改變,例如現在大多數民眾在出門前,都會在包包放入備用口罩,也比以前更常使用酒精及消毒液等;但就購物行為和消費模式而言,則可能舊習慣與新模式並存,到實體店消費的次數會減少,而網購頻率會增加;但因某些服務講究的是體驗質感,因此「零接觸經濟」雖然可能興起,但短期內仍無法全面取代人為服務。

以許多收費高昂的頂級餐廳為例,標榜的就是貼心的專人服務,可以適時觀察顧客的需求,而提供相對應的服務;但若改為機器人點餐、送餐,感覺又大不相同。又好比多年前發明的洗頭機器人,至今採用的比例仍偏低,表示一般大眾還是偏愛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反之,有些產業就比較適用於零接觸或數位化,像從事設計工作者或工程師,由於其工作內容是開發軟體或寫程式,所以最終成果的交付就可以數位化。因此,戴志言認為,若工作型態及成果是可以數位交付的,或許疫情後較容易轉型,遠距工作有可能會成為他們工作模式的新常態。

區域性組織主導力將高於全球性組織

由於斷鏈造成的經濟衝擊,讓全球化議題重新被檢視,過去數十年的發展,都是在全球化的架構下,進行不同國家的分工;但經過這次疫情,在大型的全球化網路系統中,應該還是會各自保有小型的全球化網路型態;因為若百分百在同一個國家製造,會面臨成本過高的問題,最初就是因為自由貿易而帶來全球化,但在後疫情時代的今日,全球化進程已被迫暫停或放緩,各國都開始思考過去舊有的架構,是否足以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全球性災難。為因應全球化,過去已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諸多全球性組織,如聯合國、WHO(世界衛生組織)等,似乎也未能對這次的疫情衝擊,發揮預期的功能。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