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補健脾潤肺 擺脫初秋乾燥肌

食補健脾潤肺 擺脫初秋乾燥肌

秋冬氣候乾燥,皮膚表面缺油又缺水,除了塗抹各種保濕潤膚露和乳液,用食物由內而外的滋潤也很重要。中醫認為,肌膚要好,必須「養於內,才能美於外」。

文/高毓霠
圖片提供/彭溫雅

過了一個夏天, 皮膚總是顯得斑斑點點、油光滿面,甚至細紋與皺紋也悄悄地多了一些。由於夏天時氣候還算炎熱,一般人在肌膚保養上,多半只注重控油、美白、淡斑,但進入9月夏秋交替、不冷不熱的季節,往往不知該偏重夏日的去油,還是該加強秋冬的滋潤保濕,不少人的皮膚狀況因此拉警報。

秋季皮膚乾燥問題,不能單靠外在塗抹保濕滋潤的保養品,其實,中醫提供一個更完美的建議,「就是由體內調理,自然能夠由內而外,讓肌膚表面油水平衡。」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中醫師彭溫雅說。

秋老虎濕熱交雜 健脾祛濕補元氣

彭溫雅指出,當肌膚經歷一整個夏天的曝曬,不但氣血旺盛,而且身體仍殘留餘熱,肌膚體表與身體內部同樣容易感到煩躁的熱氣。加上每年的9月, 在中醫的節氣裡, 是特別屬於一個「長夏」的季節,這期間夏天的熱氣未退,而秋冬的寒氣尚淺,氣候又多為陰雨綿綿而潮濕的狀態。

中醫認為,濕氣通於脾,特別容易出現脾虛的症狀,常見如食慾不振,吃東西易腹脹,常常覺得發懶而欲振乏力、精神不濟等。如果因為自覺煩熱,繼續置之不理,或貪涼飲冷,反而容易進一步導致四肢末梢冰冷、下肢浮腫,臉色蒼白,頭昏發力,甚至肌膚蒼白等現象。

「人體處於大自然中,應當同其他萬物一般,順應著四時節氣休養生息,如此必然能養於內而美於外,呈現外表肌膚的最佳狀態。」彭溫雅建議, 在長夏時節,可多吃健脾燥濕的食物,例如:白朮、紅薏仁、山藥、白扁豆燉肉等,都是能調補脾氣,又能預防秋燥的食材,可以改善倦怠無力、臉色蒼白等情形。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