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教育錯亂、學生行為偏差問題Ⅲ】宗教與教育應融於一爐

【解決教育錯亂、學生行為偏差問題Ⅲ】宗教與教育應融於一爐

台灣宗教雖呈多元發展,但各教教義殊途同歸,都在教人向善;像佛教的感恩與懺悔,基督教的反省與告解,都是屬於內心深化的教育。如果能將這些精神融入品格教育的課程,讓孩子從小接受培養,其所匯聚的潛移默化力量,是非常可觀的。

文/謝明媛

早在民國80(西元1991)年時,當時的教育部次長趙金圻便已成立「宗教教育研究小組」,邀請學者專家開會研討建立宗教教育政策的可行性。因為宗教雖然教派眾多,但其教義都離不開慈悲與博愛,而且國際間許多先進國家,從小學就開始實施宗教教育,希望藉由宗教信仰的力量,對人心產生約制作用,從而減少犯罪與社會問題的發生。可惜當年教育部雖然煞費苦心地籌畫這項政策,卻因人事更迭,最後無疾而終。

後來,教育部竟反其道而行,刻意禁止宗教進入校園,理由是:台灣宗教多元發展,無法兼容各教派,同時也因各教性質良窳不一,校方無從篩選,所以一律排除。

然而禁止宗教進入校園的結果,卻是讓黑道、毒品趁隙而入,不僅吸收邊緣學生加入黑幫,還在校內製造霸凌、鬥毆事件,甚至蠱惑學生吸毒、販毒…等。政府寧願以強勢驅離良善宗教,卻忍心讓黑道在校園橫行而束手無策,實在諷刺。

宗教教化應進入校園

財團法人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秘書長覺妙宗明表示,一般人認為「教化心靈」是宗教家的事,所以等到長大以後,再接受心靈教化也不遲;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等到孩子因無知而犯錯,進入監牢後再接受宗教人士的輔導,在時效上已經太晚了。

他以園藝造景盆栽為例,一株造型優雅的盆栽,必須在它還是小樹苗的時候,就開始塑型;人格的養成也一樣,必須從小就教導孩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觀念,以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德信條,有了這些正確的人生觀之後,將來長大才不會誤入「殺、盜、淫、妄、酒」的罪惡歧途。

覺妙宗明指出,教育的目的,是教導未來的主人翁成為一名正人君子,所以應該是先學做人,再學做事;可是我們實施教改多年,一直都只重視知識教育,至於品格教育及心靈教育,幾乎完全漠視,所以才造成校園黑幫、輟學、霸凌、嗑藥、販毒、自殺、情殺等事件層出不窮,甚至許多社會問題及亂象,也是肇因於此。

從新聞報導的諸多社會事件中,可以看出下一代的價值觀已極其偏差,不只有兒子弒殺父母的逆倫案,就連年輕的國中小女生,也可以為了愛慕虛榮而下海賣淫,這都是因為台灣數10年來的教育,沒有推行道德教育,漠視品格操守所造成,所以現在的孩子,心目中只有分數和競爭,認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遭殃的卻是整個社會。

覺妙宗明認為,教育部不讓宗教進入校園,從心靈去教化孩子、培養品格,而寧可讓他們長大犯罪後,再請宗教人士進入監獄,進行心靈輔導,根本是本末倒置的作法。他深感質疑地表示,「宗教可以進入監獄,卻不准進入學校,這是什麼邏輯?宗教教化的重點是『治心』,對教育絕對有幫助,政府為何要禁止?實在令人費解。」

透過禪定靜心可讓學生身心平和

透過禪定靜心,可讓學生身心平和,對人格養成有正面效果。(圖片提供/社團法人台灣禪宗佛教會)

宗教是治心良藥

他接著表示,其實品格教育就是「人心」的教育,是「治心」的工程,因為一個人的行為由人心主控,所以教化人心應從國小、國中開始。他建議學校應教育學生明白「棄惡揚善」的可貴,以及因果報應的觀念,特別是要「良心做人、良心做事」,此外還要懂得明辨是非。

台灣教改自1990年代開始,到去年的十二年國教正式上路,這30年來,一直都著重在升學制度作業方式的改變,對於品格教育始終付之闕如。覺妙宗明希望教育當局能設計一套融入人文思想、倫理道德、宗教教化、生命哲學、宇宙科學於一爐的人格教育課程,讓孩子從小就有正確的心靈教育觀念。

宗教對人心教化的影響不容忽視,台灣宗教雖呈多元發展,但各教教義是殊途同歸的,都在教人向善;像佛教的感恩與懺悔,基督教的反省與告解,都是屬於內心深化的教育,如果能將這些精神融入品格教育的課程,讓孩子從小接受培養,其所匯聚的潛移默化力量,其實是非常可觀的。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