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霸凌都是傷痛】改善霸凌現象,知、意、行並重

【每個霸凌都是傷痛】改善霸凌現象,知、意、行並重

文、攝影/陳昊安

台灣從早期的反校園暴力行為,到推動校園霸凌防制,已有廿餘年;在職涯雜誌及勞委會網頁上,也可見因應職場霸凌的教戰守則,但霸凌事件仍時有所聞,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八德國中霸凌事件,情形嚴重,包括老師都受到威脅,因此催生《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2012年7月26日,《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公布施行,其中定義「霸凌」為「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由定義中可見構成霸凌的幾項重點:「持續」、「難以抗拒」、「產生精神、生理或財產之損害」,其中難以抗拒便包含各研究分析中常提到的「權力不對等」,這在判斷校園外的霸凌也適用。

教育部的「霸凌止步」宣傳海報中,將霸凌分為6類:關係霸凌、語言霸凌、肢體霸凌、性霸凌、反擊型霸凌和網路霸凌,不同型態的霸凌可能交互或同時出現,比如:開學剛分班這段期間,體格較高大的學生以肢體或言語威脅同學,導致班上同學不滿,聯合排擠、孤立他,甚至在背後嘲笑他,構成關係霸凌。

旁觀者力量大 可改變班級風向

台灣首先將bully 譯作「霸凌」一詞的是兒童福利聯盟(以下簡稱兒福聯盟),早在教育部開始進行霸凌情形記名問卷調查前,兒福聯盟便透過兒童專線服務,了解孩童的人際困擾及校園內的欺凌行為,開始研議相關輔導對策,並於2004年做了第一次霸凌情形的調查。

教育部校園霸凌領航學校輔導委員邱靖惠說,若將霸凌相關對象概略地分為霸凌者、被霸凌者與旁觀者,分別可對應到長青動畫《哆啦A 夢》中的胖虎、大雄與小夫,其中小夫又可分為小嘍囉型、會鼓譟起鬨的「顯性小夫」,和在一旁默不作聲的「隱性小夫」。

邱靖惠提到,霸凌的發生歷程有測試期、醞釀期和爆發期。學生進入新班級,會彼此試探,依其個人特質、能力去摸索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胖虎型的同學可能會對看起來跟大家不一樣,或者個性比較怯懦的同學示威,出言調侃,如果被作弄的同學總是以默然害怕的態度回應甚至配合,就成了「大雄」,這是測試期發生的事。

再來是醞釀期,胖虎吆喝周遭同學一起欺負大雄,參與者就成了「顯性小夫」,其他怕受牽連不敢作聲、也不敢告訴老師的同學都是隱性小夫,經過一段時間,鴕鳥風氣形成,霸凌情形就會愈演愈烈,進入爆發期。

邱靖惠表示,兒福聯盟的其中一個努力方向是讓小夫變成「正義的小夫」,在醞釀期時,只要有人願意伸出友誼的手,團體動力就可能改變,胖虎不再因欺侮同學而獲得注意,通常會自覺無趣而停止,霸凌的歷程就不會繼續發展。「旁觀者能做到的事其實是很多的,我們給學生的建議是至少不要當霸凌的參與者。」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