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療行動深入災區 連淑芬讓世界看見台灣

國際醫療行動深入災區 連淑芬讓世界看見台灣

如果妳要留在這裡,必須先要明白一件事:不管妳再怎麼做,永遠都是一個外國人。如果妳真的想幫助我們,就請妳設法引進亞洲的資源和經驗,讓我們也可以走向成功;這才是我們要的援助。

文/謝明媛
照片提供/連淑芬

初次見到連淑芬,真的很難想像,這麼一位笑容可掬的清秀女子,居然已從事援外醫療工作10年;只要是國際間發生重大災難事件,像是秘魯強震、緬甸風災、四川汶川大地震等,她幾乎都在24小時內就趕赴現場,參與救災工作,向災民傳播台灣的愛心。

為什麼會踏上這條援外醫療之路?她笑著表示:「其實那是一個無心插柳的緣份。」原來當年她從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系畢業,因為一時好奇,考進了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對她來說,「公共衛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而班上同學大多來自世界各國,上課就宛如置身在聯合國一般,也讓她備感新鮮。

遠赴非洲 舉目無親

然而如果要拿到碩士學位,必須到開發中國家去進行公衛調查。「於是在沒得選擇的情況下,我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來到非洲的馬拉威,在這個舉目荒蕪的地方,一待就是4個多月。」

在那段期間(2004年8月至12月),連淑芬深深感受到當地醫療環境的窘困,她常想:「這裡的人是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我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當時招呼她進行調查工作的,是一位當地的小學老師Mrs.Kounda。她告訴連淑芬:「非洲需要的是專業,而不是眼淚,不是世人的同情。」這句話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甚至影響她日後再繼續攻讀博士班,因為她想以更專業的技術去幫助他們。另一方面,這句話也讓她在後來面對其他災區的困頓時,可以很冷靜地評估該如何施以援助,而不會落入感性的悲憫情緒。

在馬拉威接受了幾個月的原始生活洗禮後,連淑芬不知不覺地愛上了這裡。她問Mrs.Kounda的女兒可不可以留下來;沒想到對方的回答竟讓她十分震驚。

「如果妳要留在這裡,必須先要明白一件事:不管妳再怎麼做,永遠都是一個外國人。如果妳真的想幫助我們,就請妳設法引進亞洲的資源和經驗,讓我們也可以走向成功;這才是我們要的援助。」她的話點醒了連淑芬,所以她後來回到台灣繼續追求專業,並設法推廣公共衛生,讓更多年輕人也投入這個行列。

以專業散播愛心

連淑芬非常贊成年輕人到海外進行短期服務,一方面可以把台灣的專業輸出全世界,另一方面也把海外的需求帶回台灣,以台灣的科技和專業研發出新的技術或產品,去改善全球人類的生活。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造就台灣的年輕人,也可以改變他們的視野,更具國際觀,同時也藉由他們的海外服務,讓更多人認識台灣。」

她認為政府應該多鼓勵年輕人前往這些需要援助的地區,也許可能無法提供緊急醫療,但可以去參與災後的重建工作,學習如何跟歐美國家合作。「我非常期待政府在這方面可以提供更多機制。」

連淑芬回想起當初去馬拉威時,老師要求他們以科學角度來看事情;結果她到當地後發現,很多世界首屈一指的名校都在那裡設置研究機構,研究員就是該校自己的碩博士生。連淑芬說,這種作法讓年輕人有機會去研發全世界都適用的產品,而且是低成本。「同樣的道理,是不是也可以把『公共衛生』看成是一種商品,把我們成功的醫療及公衛經驗輸出到其他開發中國家,去照顧更多人?」這是連淑芬提出的建議。

10年來,連淑芬不停地奔波於世界各地災區,以其專業散播愛心,這些扎實的歷練讓她深刻地體悟到,學習並不一定在學校,行萬里路更勝過讀萬卷書。連淑芬說,未來的路還很長,她願竭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同時她也希望,透過她的國際參與,可以讓世界看見台灣,讓台灣看見青年新價值。

廢墟小女孩的啟發

廢墟小女孩的啟發

2007年,位於秘魯強震中心的Pisco省宛如一片廢墟。照片中的小女孩提著大水桶,正在殘磚碎瓦中尋找僅存的家當。連淑芬看著這張照片悠悠地說道:「當時,我們正從小女孩的身邊經過,她茫然地回頭看著我們。可是在這場災難中,茫然的何止是災民,那些前來救援的團體也身陷其中。」連淑芬表示,如何與當地共同合作,幫助災民重建家園,讓援助行動更有效率,是從事國際援助的重要課題。

連淑芬說,這個畫面影響她很深,讓當時身處災難環境中的她升起一個念頭:「面對這樣的環境,不單是受災者很無助,援助者也一樣感到茫然。我們應該重新思考,要讓更多專業人士願意跨海來參與災後的援助與重建。」於是她在2009年加入了台灣國際醫療行動協會,開始積極推動國內與非洲、南亞等地對弱勢族群的醫療服務。她的這份愛心,著實令人感佩。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