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療癒身心 建立自己的專屬音樂清單

聽音樂療癒身心 建立自己的專屬音樂清單

文/詹珮蓉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說:「音樂是宇宙的靈魂,它給了心靈一雙翅膀,帶著我們飛向想像與生活的一切。」音樂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心情煩躁憂傷時,許多人會聆聽音樂舒緩情緒,讓自己更容易進入專注的狀態。音樂治療師黃詠恩指出,建立專屬的音樂清單,是了解自己的過程,同時也能在人生的不同時刻,給予陪伴和療癒的力量。

音樂共乘效應 調整身心狀態

不論是耳熟能詳的經典老歌、熱門的流行歌、無歌詞的古典樂,或是和緩的輕音樂,這些風格迥異的音樂,無時無刻伴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每當聆聽音樂時,不僅能振奮精神,還能夠療癒身心。

為什麼音樂能影響我們的大腦及情緒?研究指出,人類在聆聽音樂時,大腦並非只有單一區域運作,而是如同煙火般,有相當多的腦區同時反應。因此,許多專家會運用音樂治療憂鬱症或焦慮症,因為在聆聽音樂時,大腦的海馬迴、前額葉皮質和頂葉,在處理音樂旋律、節拍、音色的同時,也處理情感與情緒調節。

據台灣科技研究團隊刊登在《人腦圖譜》(Human Brain Mapping)的研究證實,音樂訓練會重塑大腦的神經網路,而且音樂家的大腦杏仁核和全腦的連結比一般人更多。這項發現也為音樂治療、藝術治療幫助神經損傷或心理創傷的患者提供了實證。

音樂影響身心的關鍵是因為「共乘效應」的作用。黃詠恩指出,「共乘效應」是人們在用心聽音樂時,身心狀態會因為節奏、旋律等而改變。舉例來說,當一個人怒火中燒時,心跳脈搏會加快,但聽到緩和的音樂,心跳脈搏會因為共乘效應而逐漸和音樂達成一致,回復平靜的狀態。

黃詠恩建議,如果想舒緩心情,可以聆聽巴哈或莫札特的古典樂,他們的樂曲富有規律性及穩定性,能帶給聽者放鬆和緩的感受。若從樂器的音色而言,吉他等木質樂器的音色可使人感到輕鬆,銅管樂器宏亮的音色則可振奮人心。

由於大多數人白天都處於壓力之中,所以睡前聆聽白噪音(white noise)或輕音樂,是幫助舒眠的不錯選擇。白噪音是指頻率一致的聲音,如重複的海浪聲、雨聲,或老舊電風扇的聲音。睡前播放白噪音,能產生一種屏蔽,避免突如其來的聲音讓人在睡夢中驚醒。

「白噪音是一種穩定的聲音,不過不建議帶耳塞睡覺,因為會蓋住外在自然的環境音。」黃詠恩說。

能夠放鬆身心的音樂或聲音其實因人而異,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頻率,「我有位家人聽到打呼聲會很好入睡,還有一個朋友把政論節目當作助眠音樂。」

心率為基準 建立專屬清單

如何運用音樂的共乘效應,幫助自己快速進入工作狀態?黃詠恩表示,以自己的心律為基準,若想振奮精神,可聆聽比心率快速的樂曲;若想放鬆,則選擇比心律更緩慢的音樂。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