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展望篇】他山之石 社企正在全球發光發熱

【社會企業展望篇】他山之石 社企正在全球發光發熱

社會企業概念,在歐美行之有年,近年來在亞、非等地區,亦是蓬勃發展。在這波浪潮中,台灣的社會企業該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學者們認為,強化國際觀,落實在地實踐,政府民間攜手動起來,才能有助社會企業在台深耕,創造永續的發展。

文/高毓霑
資料、圜片提供/果力文化、《社企力》

近年來,社會企業與社會創新在全球蔚為風潮。透過檢視相關文獻可以發現,不同類型「社會企業」的定義,隨著各國文化脈絡與社會需求的差異,其樣貌也就不盡相同。

亞、非洲的新興市場國家,一來與歐美國家因國際援助關係緊密,耳濡目染;二來,因經濟體系的金字塔底端族群生活需求大,易誘發創新與商機,發展社會企業的腳步也不遑多讓。

由於社會企業在國際間成功案例不少,也為以中產階級為主的日、韓、香港、新加坡等地打開一扇窗;台灣民間對於公益的熱情與創新的渴求,也正好呼應這股國際的脈動。

美加地區

社會企業聯盟(SocialEnterpriseAlliance)是一個由美國、加拿大地區社企工作者與關注者,所組成的會員制組織,包含近一千家社會企業,及來自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等從業者。

據其統計,社企概念自1970年代後在美加萌芽,2000年開始加速發展,目前約有幾十萬個具有社會企業精神的組織,其中約6成組織是在2006年後成立。美加地區社會企業欲改善的前五大社會問題為:職業培訓、可負擔住屋、社區經濟發展、教育、健康,超過9成的組織草根性強,與在地文化緊密相連,也有約7%的組織走出國界,在美加以外國家設有營運。

在教育推廣方面,1993年哈佛大學商學院首推「社會企業啟動」計畫(SocialEn-terpriseInitiative),即為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里程碑。自此,美國各地著名的大學,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史丹佛大學、耶魯大學以及各種基金會,紛紛設立社會企業或社會企業家訓練與支持方案。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