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覺」永嘉玄覺禪師:妙道無形 萬象不乖其致
永嘉玄覺禪師俗姓戴,字明道,法號玄覺,祖籍永嘉(今浙江溫州),為唐代融貫禪宗及天台兩宗的高僧,嗣法六祖慧能大師,為禪宗第三十四代大師。玄覺禪師強調,對人生尚有許多迷惑及執著,就算住在深山,心還是無法清淨;反之,若修行到達真慈平等的境界,心中不會再有煩惱,就算身處聲色犬馬的環境,也不會和修道兩相牴觸。
禪宗第三十四代宗師青原行思禪師:聖諦亦不為 無智亦無得
唐代禪宗高僧青原行思禪師,俗姓劉,名行思,吉州安城(今江西安福)人。行思禪師幼年就出家,從小性格穩重,沉默寡言,隨六祖慧能大師修行。行思禪師門下弟子眾多,其中以石頭希遷禪師最為著名,希遷禪師一脈的後繼傳人更大振禪風,開衍出中國禪宗史上「五家七宗」中的曹洞、雲門、法眼等3支法系。
禪宗第三十四代宗師南嶽懷讓禪師:心無所生 法無所住
懷讓禪師隨侍在六祖身邊15年,修行境界日漸高深玄奧,終於獲得六祖傳佛心印,繼嗣禪宗正法法脈,闡揚禪宗印心佛法,是為中國禪宗七祖。日後,果如般若多羅尊者預言,懷讓禪師座下出了弘法大將馬祖道一禪師,將禪宗法脈發揚光大,開衍出臨濟宗和溈仰宗兩大法系。
禪宗第三十三代宗師慧能禪師: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六祖慧能禪師開示,修行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六祖壇經》〈行由品〉記載,六祖在廣東韶州大梵寺為眾開緣說法,僧眾道俗千餘人向六祖請示佛法大要,六祖開宗明義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禪宗第三十二代宗師弘忍禪師:守本真心 與佛無二
弘忍禪師俗姓周,蘄州黃梅人,弘法於唐朝初年,嗣法於道信禪師,是禪宗第三十二代宗師,也是中國禪宗五祖。五祖弘忍禪師所傳的修行法要重在修「心」,認為修行的根本在於向內回歸自性的清淨無染,也就是「守本真心」。根據《宗鏡錄》記載,弘忍禪師開宗明義就說:「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經之根本。」
禪宗第三十一代宗師道信禪師:心無所縛 清淨解脫
隋朝開皇十二年,當時道信禪師年僅14歲,來到舒州(安徽省)皖公山參禮三祖僧璨禪師,並請求禪師慈悲傳授解脫法門。僧璨禪師便問他:「是誰捆綁住你了?」道信禪師遲疑了一會兒,才低聲回答:「沒有人捆綁我。」僧璨禪師說:「既然沒有人捆綁住你,那麼又何須尋求解脫呢?」道信禪師豁然大悟,從此隨侍左右,精進修行。
禪宗第三十代宗師僧璨禪師:一心不生 萬法無咎
僧璨禪師是禪宗第三十代宗師,也是中國禪宗三祖,嗣法於慧可禪師,付法於道信禪師。史上有關僧璨禪師的相關資料非常少,《景德傳燈錄》和《五燈會元》都記載,最初僧璨禪師是以在家居士身分參謁二祖慧可禪師,當時僧璨禪師身患惡疾,長年受病苦折磨;然而慧可禪師不僅看出僧璨是大根器,最後還付予佛心印,承接禪宗法脈傳承的大任。
禪宗第二十九代宗師慧可禪師:為法忘軀 傳祖師禪
慧可禪師在達摩祖師的點化下豁然大悟,了悟自己的心之所以不安,是因為還有意識妄念。如果能夠無念、無為,進入自性的絕對清淨法界,日常一切所作所為皆以自性作主,智慧開啟,也就不會再有不安的心了。慧可禪師開悟後,繼續留在達摩祖師身邊6年,並繼承祖師衣缽,成為中國禪宗二祖。
禪宗第二十八代宗師菩提達摩祖師:淨智妙圓 體自空寂
菩提達摩祖師原名菩提多羅,是天竺婆羅門家族的三王子,從小遍覽佛經,佛緣甚深,後在印度跟隨禪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修行得法,是為西天第二十八祖。達摩祖師證道後,遵奉師父的囑咐,遠行東至中國傳「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佛陀正法。當達摩祖師東至中土時,已將近100歲高齡,是為中國禪宗初祖。
禪宗第五十五代宗師高峰原妙禪師:一念無為 十方坐斷
一天晚上,高峰禪師準備睡覺時,仍心心念念記掛著參究話頭,這時正好同寮道友無意間將枕頭推落到地上,剎那間發出了「砰」的一聲;沒想到這無意間發出的清脆聲響,竟讓高峰禪師疑團頓破,彷彿從羅網束縛中躍然而出,當下廓然大悟,從此「一念無為,十方坐斷」,所作所為再無意識妄想,行住坐臥皆以自性作主。
禪宗第五十四代宗師仰山祖欽禪師: 禪心堅定 禪法堅固
禪宗第五十四代宗師仰山祖欽禪師,自認不是大根器者,然而祂追尋成就的道心無比堅定,面對修行上種種困境及挫折,從未心生絲毫退轉念頭,反而更加倍精進禪行。經過多年持續不輟勤下功夫,某日因緣成熟,無意間見到一棵巍巍古柏,終於廓然大悟,當下契入佛道。
禪宗第五十三代宗師徑山師範禪師:道不可求 歇即菩提
徑山師範禪師,四川梓潼人,禪宗第五十三代(臨濟宗第十六代)宗師。師範禪師9歲出家,因家貧無剃髮之資,時人常笑稱他為「烏頭子」,但禪師不改其志,一心尋佛向道,先後參禮多位高僧大德,聽聞禪宗第五十二代宗師臥龍祖先禪師住持蘇州秀峰禪院,遂前往依止,並隨侍禪師移駐杭州徑山,終得禪師印可,繼承禪宗臨濟宗法脈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