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東西方,都有修行
西方國家注重的是信仰,如果你信仰上帝,將來就可以上天堂,不會下地獄;東方的佛教也差不多,但最重要的是,佛教除了信仰以外,還要再加上「如何才能到達佛國」;那就是要經過智慧的修行。
清淨是明心見性第一要件
當一個人清淨以後,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像是氣的變化、磁場的變化…等等。比方到醫院探病,雖然還沒看到病人,但你已感應到對方的氣場,知道他的狀況如何。又好比到一個充滿靈氣的地方,在還沒到達之前,就可以先感應到當地的美好與殊勝;這些都是因為「清淨」的緣故。
禪宗佛教三學之一:正戒
佛家所說的「戒」有哪些?經典上記載,包括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酗酒」等五戒,以及不貪、不瞋、不癡、不慢、不疑,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等;這些都是要守戒、持戒的目標,我們就是要把這些會妨礙修行的障礙通通戒除。
金剛經四句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果我們每天都想見佛,一見到佛像就膜拜,或是每天唸佛多少遍,以音聲求佛;佛說這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對時下許多修行人而言,這真是當頭棒喝!
人除了色身,還有靈性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明心見性、見佛成佛」。因為一個人除了色身,還有靈性。什麼是靈性?就是本來的自己,祂是未來的佛,就住在我們心中;由此可知,佛是由眾生成就而來的 — 未成就前,是眾生;成就了,就是佛。
人民共創善業 台灣才有大福報
在大自然的力量裡,眾生的共業也會產生同樣的磁場;比方台灣有2,300萬人,如果每個人都想讓台灣「好,還要更好」,無論是從政者,還是其他各行各業的人,大家都共一心,默默耕耘,就會因眾人這種大慈大悲的心,而產生一種「共利」的正面磁場,讓每個人都很有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