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智體空 妙智體用

圓智體空 妙智體用

有人問我:「專注脈輪時直接放空,是不是就做到一切空相、沒有障礙?」不是的,這種空相不是圓滿的圓空,而是頑空。圓空是圓滿的空,我們身心的障礙,要把它排除、淨化,才能得到真正的空相,這就是智慧修行。

Read more
【如何修行究竟正法-傳承篇】印心佛法是成佛法門

【如何修行究竟正法-傳承篇】印心佛法是成佛法門

佛,具足了超高的真光明,極致的真智慧,博大的真慈悲,絕對的真超能,無限的真自由,永恆的真生命。這就是悟覺妙天見證佛的實體;有誰能證得祂,當與佛無異。

Read more
【究竟修行與方便修行的不同-地獄篇】地獄淨空解脫自在 眾生度盡方成菩提

【究竟修行與方便修行的不同-地獄篇】地獄淨空解脫自在 眾生度盡方成菩提

真正的地獄,是指我們心裡的煩惱、妄念、壓力、瞋恨、抱怨…等等,所以平時要常保一顆愉快歡喜的心,否則心就被污染了。被什麼污染?被五官意識所污染。所以,當發現自己不起歡喜心的時候,就是落入了煩惱地獄,要趕緊面對現實,去處理它,讓它圓滿,達到圓空,就清淨了,地獄就空了。

Read more
不論東西方,都有修行

不論東西方,都有修行

西方國家注重的是信仰,如果你信仰上帝,將來就可以上天堂,不會下地獄;東方的佛教也差不多,但最重要的是,佛教除了信仰以外,還要再加上「如何才能到達佛國」;那就是要經過智慧的修行。

Read more
智慧禪法 超越自我

智慧禪法 超越自我

一般禪法的範圍只在意識層面,包括增進身體健康的練功、修身養性的禪定等等,這些禪法都沒有離開意識的範圍;而智慧禪法一定要脫離意識,並且要超越意識的範圍,才能直接到達智慧的層次。

Read more
清淨是明心見性第一要件

清淨是明心見性第一要件

當一個人清淨以後,可以知道很多事情,像是氣的變化、磁場的變化…等等。比方到醫院探病,雖然還沒看到病人,但你已感應到對方的氣場,知道他的狀況如何。又好比到一個充滿靈氣的地方,在還沒到達之前,就可以先感應到當地的美好與殊勝;這些都是因為「清淨」的緣故。

Read more
禪宗佛教三學之一:正戒

禪宗佛教三學之一:正戒

佛家所說的「戒」有哪些?經典上記載,包括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酗酒」等五戒,以及不貪、不瞋、不癡、不慢、不疑,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等;這些都是要守戒、持戒的目標,我們就是要把這些會妨礙修行的障礙通通戒除。

Read more
一世成佛不是空談

一世成佛不是空談

一般人認為不可能一世成佛。為什麼?因為他沒有找到世尊傳下來的真正佛法,如果懂得我們這種修行方式,並遵守戒律,不管入門時間長短,都可以成就。

Read more
金剛經四句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金剛經四句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果我們每天都想見佛,一見到佛像就膜拜,或是每天唸佛多少遍,以音聲求佛;佛說這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對時下許多修行人而言,這真是當頭棒喝!

Read more
開悟修行 解脫輪迴

開悟修行 解脫輪迴

「佛」是在無形無相的實相界,而「人」是在有形有相的現象界,這是兩個不同的法界;所以,如何從現象界到實相界,才是最重要的,才是修行人應該要了解、要追求的。首先要開悟,否則就會變成被動的「為修行而修行」。

Read more
回饋社會 造福大眾

回饋社會 造福大眾

今天我們能夠修行,過著富裕的生活,要感恩天地,感恩世人,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但除了知恩、感恩之外,還要報恩。

Read more
智慧破無明

智慧破無明

有位女同修說,她下個月結婚,席開五十桌,有位佛教居士建議她,最好是辦素宴,否則婚後夫家會不平安,婚姻也會不幸福…師父告訴她:「智慧破無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