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如鏡子 要多讓一讓
配偶的選擇太重要了。就像選擇朋友,對方的涵養、品格與興趣,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選擇配偶,更要多考慮他的志氣與價值觀。然而,不管怎樣挑三揀四,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嘉義陽明醫院心理師陳穎彥說,「婚姻是修行的一部分,我們其實是在跟自己的影子相處,就像在照鏡子。」
善用心靈力 遠離是非糾纏
國知名心理師暨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David Hawkins)經過長達20年的實驗證實,意識與情緒皆有能量,只有當能量等級達到250以上的「中立」(或稱「滿意」)位階時,一個人才能不輕易受威脅,而能察覺自身的力量,由內心生出自信,而不再覺得必須努力證明什麼。
我思故我在?成功密碼:身心合一的祝福
要如何確保內隱學習都能建立成功的模式,而非失敗的模式呢?光是正面思考是沒有用的,只有當擁有高能量狀態、能常保正面情緒時才能做到。「要改變的是核心信念,也就是把『我』和好的事物連結在一起,只有改變了認知基模的神經連結,才能挑戰原本的信念。」
AI世代父母教養須知
到底要不要給小孩手機使用?又該如何管控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與內容?親子作家彭菊仙認為,雖然不必全面妖魔化手機等3C設備,尤其到了中學階段,「生生有平板」的政策下,學校功課和老師同學間通訊的需求,已經不可能不讓孩子使用,但對孩子來說,應該愈晚使用愈好。
為什麼你常常雞同鴨講?
研究顯示,人生成功與幸福的關鍵,在於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如何建立並維繫關係?必須靠好的溝通。說話前,先問問自己,對方是怎樣的人,若不懂識人,就不可能做好溝通。
夫妻溝通不良 如何解?!
了解夫妻常見衝突類型後,又該如何溝通?先從釐清溝通迷思做起,像是爭吵是為了自己的尊嚴、說服了對方就是溝通成功、我的心思對方應該知道、一定有一方是對的,一方是錯的、妥協就輸了、應該避免衝突、所有的衝突都有解決的方法等。
當孩子的伯樂 啟動感恩心的正向循環
楊璨朴與師兄姐正在推廣傑作國際專業教練有限公司創辦人陳世明的親子教練課程「做孩子的伯樂」。之所以發心推廣該課程,源於她看到現在很多家長都急著把孩子送到補習班,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目標就是要考上私立中學。這種成績導向的做法,很多孩子不快樂,但大人們可能都不知道。
牽手容易分手難 重建品格價值
其實很多年輕人並不是因為失戀感到難過,而是不能接受自己在情感上被人拒絕。因為他們無法掌握自我價值,而是透過別人的肯定,因此當他被人拒絕時,自我價值就不見了,於是身心無所是從,甚至會升起憤怒的情緒。
「慎選對象、和平分手」 4原則教你安全分手
有暴力傾向的戀愛對象,通常都能夠從平常相處中窺見一二,透過觀察生活中的小細節與人格特質,有助我們觀察戀人是否有暴力潛在因子:1. 操控感強烈的人;2. 暴衝性格的人;3. 指責型的人;4. 冷血性格的人;5. 貶抑女性的人;6. 反社會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