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的伯樂 啟動感恩心的正向循環

當孩子的伯樂 啟動感恩心的正向循環

文/謝璦竹

圖片提供/楊璨朴

楊璨朴有兩個女兒,小女兒今年小學三年級,雖然父母平常很少過問她的功課,但女兒卻自己說「想考100分」,上小六的大女兒則是讀美術班,學科成績雖然不像妹妹那麼優異,但卻能克服對英文學習的恐懼,現在各科成績都在80分以上。

「我從來沒叫孩子做過評量或寫過考卷。」楊璨朴分享說,與孩子相處、讓孩子願意跟父母敞開心懷的秘訣就是:「要忍住」。如果做到了,不但孩子的學習不用擔心,而且孩子有什麼事情第一個就會找父母傾訴、討論。

「不要急著給孩子建議,而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話。」這就是她所謂的忍住。這些教養方面的秘訣,一方面來自她與家人多年禪修的實證,一方面來自親子教練課程的學習。

楊璨朴與師兄姐正在推廣傑作國際專業教練有限公司創辦人陳世明的親子教練課程「做孩子的伯樂」,目前已經舉辦5場講座。之所以發心推廣該課程,源於她看到現在很多家長都急著把孩子送到補習班,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目標就是要考上私立中學。

這種成績導向的做法,不但可能讓孩子的一生都浪費在他沒有熱誠的工作上,甚至很多孩子因此拒學、甚至輕生。由於中小學生輕生的新聞時有所聞,「女兒的學校曾經給學生做心理問卷,結果發現竟然有超過一半的孩子曾有過輕生的念頭!」很多孩子不快樂,但大人們可能都不知道。

做孩子的教練 幫助孩子找到天賦

所謂「做孩子的伯樂」,就是成為孩子人生中第一個賞識他的人,「我的孩子就是這麼與眾不同!」一旦從成績至上心態裡解套,父母才能好好地看見孩子的優點,而孩子因為被看見了,也會由此對父母產生信任感。

根據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心理發展專家嘉德納(Howard Gardner),人類至少有8種不同的智能天賦,而學科方面的智能只涉及語文及邏輯數學智能,其他6種智能包括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關係智能,以及個人內省智能。要如何發掘孩子的智能天賦?這就需要父母學習當孩子的伯樂。

楊璨朴自己便是直到研究所畢業出社會工作後,才逐漸找到自己真正的「天命」。一路念國立大學、國立大學研究所的楊璨朴本來在科技界擔任工程師,表面上風光,但她做得並不開心。「我是喜歡幫助別人的人,工程師工作缺乏人際往來,所以整個人就覺得沒有元氣。」

後來男友、現在的先生邀請她去聽一場生命靈數與禪修的演講,她才重新發現自己對神祕學的興趣,一方面她入門禪修,皈依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門下,一方面她也開始廣泛涉獵包括占星、姓名學、風水學等中西神祕學。

西洋占星是以天文學為基礎的一門學問,歸屬於心理與哲學領域。她舉例說,中國的姓名學認為,每個字都有其能量,例如佛這個字,據前台大校長李嗣涔實驗證明,能通往高次元時空,具有手指識字超能力的小孩摸到這個字,就會看見佛光。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