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導覽 走出一番事業

徒步導覽 走出一番事業

有感於對家鄉的陌生,以及對心目中理想旅遊服務的信念,邱翊離開公司,著手打造品牌「台北城市散步」,提供內容深入、主題多元的在地步行導覽服務,藉由在地故事,營造讓人想多次造訪的城市。

文、攝影/陳昊安
圖片提供/台北城市散步

台北,是台灣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商務金融與政治中心,城市匆忙的步調影響著眾人,究竟「台北」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在旅人和城市居民心中留下什麼印象,或者總是行色匆匆,對城市面貌陌生而模糊?

2012年,台北出現了一個經營徒步導覽活動的品牌--「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期望透過深度文化導覽解說,讓外地旅客或台北人不僅認識媒體資訊篩選下的台北,能夠更深入了解台北的地方風貌與發展脈絡。

放慢腳步 感受家鄉的溫度 

這一天,報名導覽的民眾來到捷運北門站集合,發下無線導覽機後,導覽員便藉由地緣之便,介紹大稻埕與艋舺、台北城發展的關係,以及過去的鐵公路運輸,靠航運興起的大稻埕加上陸運,交通樞紐的熱鬧興盛可想而知。

了解大稻埕開始興盛的時空背景後,沿途行經全台罕見設有電梯的高樓廟宇法主公廟;「台灣孫中山」蔣渭水先生懸壺行醫的大安醫院,現為義美食品本店;日治時期台籍文藝人士的聚集地、著名辯士(默劇電影解說員)詹天馬開設的天馬茶房,附近是二二八事件起始紀念碑…

台北城市散步創辦人暨執行長邱翊

台北城市散步創辦人暨執行長邱翊,從撰寫部落格開始介紹自己的家鄉,現在偶爾也會親自帶團解說。

約2個小時的步行行程,不僅使人增進對大稻埕的了解,將台灣歷史的發展對應上實際地理環境,品嘗消暑可口的古早味青草茶,更透過導覽員所述,「看」到許多過去忽略的或者現已不復存的文化歷史痕跡。這便是逢週六舉辦的大稻埕小旅行。

以大稻埕作為第一條導覽路線,因為它是品牌創辦人暨執行長邱翊的家鄉。原來在旅遊業打滾多年的邱翊,有感於自己對根生土長的地方認識不深,一步步走訪、紀錄、撰寫部落格,逐步加深認識之後,進而萌生了「用導覽帶大家認識大稻埕」的想法。

人性化導覽 非機器能取代

為什麼是步行導覽?因為步行能夠放慢步調,有充分的時間「東張西望」,彼此交談,而導覽也不是一套制式化的說稿,由於導覽員各有關注及擅長的領域,並隨著參與者、當天情況的差異,內容都會有所不同,就像看現場表演一樣,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趣味和驚喜。

「導覽是人性化的,不是一套SOP」邱翊說。透過不同導覽員的觀點和角度來觀看這座城市,正是參與導覽活動的有趣之處,這份溫度與變化性是書本或機器不能夠取代的,而導覽員與參與者也會互相激盪,細心觀察、勇於發問可能會帶來不一樣的收穫。

邱翊表示,現在網路發達,旅遊型態改變,愈來愈多人出外旅遊採自由行的方式。到異地旅行的目的,是想接觸與了解當地的文化,而文化奠基於生活,關於台北,如果只是介紹故宮、台北101、小籠包,離日常生活相當遙遠。如何更貼近當地、更符合消費者的需要,才是邱翊希望提供的服務。

而在台北城市散步發展的過程中也發現,愈來愈多台北人報名,而不是原本鎖定的外國旅客,「許多人希望更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邱翊說。不論是旅途中的停留,或者居住在此,透過導覽,不僅增加知識上的認識,更是與過往記憶連結,累積對土地的情感。

透過導覽進行文化教育

跨過相當於小劇場門票的收費門檻,台北城市散步的參與者多半動機強,過程專注、互動良好,收取的費用也讓導覽服務的品質得以提升,並以相對高額的講師費邀請各方資深講師,使導覽主題愈趨多元,舉凡建築、生態、文學…甚至招牌字型設計都在導覽主題之列,也藉此接觸到不同的群眾。

除了部分由導覽老師主動提出,或配合文化活動檔期的主題,系列活動多由台北城市散步規劃,而活動主題策畫的背後,包含了對社會的責任和期許,也有對文化傳承、文化資產如何發揮價值的理想。

資深導覽講師葉倫會常在導覽中出現一句話:「如果你不知道,一點都不丟臉。」在台灣的義務教育課程中,與台灣有關的內容可能不比中國歷史多,許多人背得出中國的朝代、政權交替,卻對台灣的歷史、人文風俗相當陌生。對文化教育的不重視,加上城市更迭,有形的文化資產逐漸消失、變形,即使有意巡查探訪,可能已無機會。

今年6月舉辦的「巡境安民」系列,即配合霞海城隍爺的生日,以相關導覽與講座向民眾引介神將暗訪、城隍日巡的風俗,介紹傳統藝術文化;8月將舉辦的「戲,在大稻埕上演」系列活動,抽取1920、40、60年代的片段,透過戲曲演員與民眾互動,呈現不同時期的大稻埕風華;還有東南亞移工相關的小印尼、緬甸華僑聚落導覽。認識一個地方的過去、認識過去不熟悉的地方居民,邱翊說:「我們是透過導覽,在做文化教育的工作。」

流傳的作品和表演型態是親民易理解的佐證

20年代歌舞昇平,40年代戰末徬徨,60年代壓抑極權,戲曲娛樂隨時代面貌有不同的發展,流傳的作品和表演型態是易理解、親民的佐證。

創業是一連串試錯與修正

營運逐漸上軌道後,著眼於長期發展,台北城市散步投入資源培訓自己的導覽員;今年暑假也首度舉辦專屬3〜6年級學童的活動,對他們提出「為什麼?」鼓勵好奇、提問,誘發思考,進而建立自己的觀點,希望透過體制外的力量引起教育體制內的改變。

邱翊表示,當初創業時,並沒有特別去想能做到什麼程度,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抱著「把事情做對、做好」的精神,以大稻埕導覽打底,多方交流合作,一步步穩健地踏出去。

「創業沒有必勝的祕訣,而是一連串試錯與修正的過程,遇到挫折或困境都得想辦法突破。」他也鼓勵年輕人「學歷不代表能力,不要怕」,但邱翊提醒,在創業之前,務必要認清自己的長處、想要做什麼、適不適合,如果只是跟著風潮寫計畫案、申請補助,這樣是不長久的;或固著於原本產業思維,想要跨領域自然會失敗。

對於台灣各地鄉鎮陸續開始發展的步行導覽,邱翊樂見其成。而台北城市散步除了規畫好路線、散客採報名制的活動,企業客戶比例也逐漸提高,客製化的要求,從人數、年齡跨距、對活動的期待…等,對策畫團隊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戰。

「我想要打造的,不是讓一百萬人來訪一次的城市,而是讓一萬人造訪一百次的城市。」因著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忱,以及對心目中理想旅遊服務的信念,邱翊開創出一條與傳統旅遊業截然不同、生生不息的新路。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