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商提款不手軟 台灣深陷數位殖民侵襲,該如何解脫困境?

國際電商提款不手軟 台灣深陷數位殖民侵襲,該如何解脫困境?

民眾重度依賴智慧型手機,但前百大App有9成來自國外,台灣政府、企業要接觸民眾,必須支付高額的廣告費給Google、臉書等國際電商,除了造成資金大量流向海外、影響經濟發展,令國內業者備嘗艱辛,政府稅收亦大量流失。此外,透過精準的演算法,讓每個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視野局限;龐大使用者資料儲存於國外伺服器,個資與國家機密隨時可能外洩,足以影響政經局勢。

文/吳宥姍
攝影/顏志倫

早上起床先看Line上的訊息,上班途中滑臉書、IG看看朋友、社群動態,抵達公司打開Gmail收信、以Google搜尋資料、外出搭乘Uber、旅遊上Trivago訂房;到了晚上放鬆一下,上Youtube看影片、用Wechat和朋友聊天、逛逛蝦皮拍賣、上直播平台與網紅互動、玩玩熱門手遊…,這些情景是否有些熟悉呢?

很多人可能沒察覺到,台灣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國際電商的「數位殖民地」!

重度依賴手機App 台灣成數位列強提款機

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指出:「依賴國外App不是台灣才有的現象,但台灣的情況特別嚴重!」根據統計,台灣智慧型手機用戶約1700萬人,占總人口73%,9成以上的年輕人都是臉書與IG的「重度使用者」。

台灣人平均每天花3小時當低頭族,工作與生活已無法離開各種App,雖然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與樂趣,但前百大App有9成來自國外,全台灣上至高官政要,下至市井小民,其實都已經在無意識中,成為被「數位殖民」的一員。

過去大國的殖民統治以政治干涉、經濟剝削和軍事侵略,將弱小國家變成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民族民主國家獨立,列強對發展中國家雖不正式宣告占有其領土,但透過經濟或貨幣進行控制,輔以政治、軍事以及意識型態的影響力進行剝削和壓迫的「新殖民主義」。

林之晨說:「殖民地子民的悲哀,就是必須向母國繳交各種稅收。進入數位時代,台灣的商品、服務、娛樂花費,陸續從實體轉移至數位,並且數字不斷升高,但台灣目前的數位生活,卻完全被數位列強把持。」換言之,21世紀網路世代,台灣已經在兵不血刃、溫水煮青蛙的情況下,被列強數位殖民了!

影響1:資金外流 產業艱辛 助長低薪

從事網路行銷多年,澳堤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總監沈道廷點出台灣被「數位殖民」的困境:「第一線從事網路行銷的業內人士,應該都有深刻的感受;10年前,臉書尚未進入台灣,當時廣告預算配置方式和現在完全不一樣!」

國際平台進入台灣 導致行銷預算重新分配

沈道廷以開一家餐廳為例,10年前,廣告行銷的方式可能是:舉辦實體活動、請工讀生發傳單、買電視、報紙、雜誌廣告,或與美食節目、論壇、喜愛美食、旅遊的部落客合作,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進入台灣人的口袋,無論最後行銷結果成敗,金錢都在台灣境內正向流動。

但目前的情況是:許多公司投放於臉書、Google等國際平台的廣告行銷預算高達7、8成,金錢直接經由跨國支付,瞬間流到國外,國內業者並沒有賺到錢。根據DigiTimes社長黃欽勇估計,臉書每年在台灣狂吸3.6億美金廣告費、Google則為7.9億美金,兩者合計一年約高達350億新台幣。

這筆龐大的金額來自台灣廣告行銷經費的重新分配,也就是說,台灣每年有超過350億的廣告收入從本地媒體消失,流向各大數位平台;台灣政府、企業要接觸自己的民眾,必須支付高額的廣告費給國際電商,這與過去殖民地上繳稅收給大國的情況是否雷同呢?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