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喜歡的事就不怕失敗 顧瑋勇於探尋「土生土長」台灣食材

做喜歡的事就不怕失敗 顧瑋勇於探尋「土生土長」台灣食材

有人以「如果不在產地,就在前往產地的路上」形容顧瑋,而年跑4萬公里的顧瑋坦言,並非一開始就抱持遠大理想才接觸台灣食材,而是愈深入認識台灣在地物產,愈發現其中有挖掘不完的豐美寶藏,希望盡一己之力,傳遞台灣食材的美好與價值。

文/陳羿緻
攝影/顏志倫

炙熱的夏日午後,走進台北金山南路轉角的一間小舖,木質拉門內簡單的櫃架上,井然有序排列著米果、果乾、花生油、醬油、蜂蜜、紅藜等日常食品,對照大馬路上的喧囂車流,店內分外有種靜雅的獨特氣質,這裡是「土生土長」,由七年級生顧瑋在2015年所創辦的店舖。特別的是,店內圍繞著由柴米油鹽醬醋茶發展出來的各項食材品項,都是顧瑋上山下海,走訪台灣偏鄉小農或部落所覓得的台灣在地優質物產。

透過認識台灣食材 進而更了解這片土地

「說是一家店,這裡更像是個服務據點,店內只有6坪大,原就知道不會有太大的銷售收益,但這是一個分享平台,可以為專門來找我們的人解說產品及回答疑問,另方面也有展示功能」,顧瑋笑著說。

回想初訪「土生土長」時,好奇地嘗試了收自台灣不同產地、不同季節的蜂蜜,當「雲彰之夏」的夏蜜入口時,微酸口感揉和淡淡植物香氣,形成層次豐富的鮮明蜜味。當天店長還貼心建議購買米果前,可以先試吃,找到自己喜愛的風味。在「土生土長」除了能問得每項食物的產地與製作過程,食物本身彷彿也會說話,食材好不好,有時真的一入口就知道。

顧瑋提及,最早純粹是因為喜歡吃,希望吃進口中都是安全的、好吃的食物,因而開始追溯在地食物的根源,發現許多值得跟大家分享的食材,特別是近幾年台灣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她創造出友善環境的購物平台,即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台灣食材,進而更了解這塊土地,如果土地不斷被汙染或濫取,是不可能培育出好食物的。

一路尋訪 透過不同形式傳遞台灣好食價值

顧瑋常會被問到,頂著台大分子醫學研究所畢業的頭銜,為何會轉而投入台灣食材領域,並且一做10年?顧瑋認為,學業與志業原本就可以不同,雖然她也非常喜歡原先所學的生物,但畢業後,因緣際會和一群好友創立了人生第一個品牌「在欉紅」,當時採用在地水果製作的果醬,獲得大眾肯定。

離開「在欉紅」後,她發起「台灣好食」協會,在分享台灣各地不同時令的食材故事,結果發現愈深入了解台灣在地物產,愈著迷於其中的豐饒醇厚,遂一路投入至今,近兩年更接續創辦了「土生土長」、「泔米食堂」,同時發行刊物《米通信》。

就像有人曾說過的,「我們總是在這一本書找到下一本書的線索」,顧瑋則是在尋找台灣良食的過程中,認識許多有志一同的好友與前輩,長出自然友好的串聯。因為結識長期推動部落原鄉生產面的台灣原味,以及在華人飲食文化美學領域深耕的種籽設計,催生了「土生土長」。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