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婚姻的修行中畢業 熟齡婚姻幸福方程式

從婚姻的修行中畢業 熟齡婚姻幸福方程式

夫妻從戀愛時的知心甜蜜,到進入婚姻面對現實生活,最終婚姻失敗,對許多人而言是始料未及的;但當走到「志不同、道不合」時,離婚真的是唯一且最佳的選擇嗎?在熟齡離婚率節節高升的今天,且聽專家解析熟齡婚姻的幸福方程式。

文/吳宥姍
攝影/顏志倫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許多人對婚姻的嚮往,然而,或許真是相愛容易相處難,台灣的高離婚率是不爭的事實。

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每年雖有約14萬對有情人終成眷屬,但也有5、6萬對夫妻勞燕分飛;其中,竟有高達4成為結婚10~20年的老夫老妻;另外,結婚25年以上的高齡夫妻,離婚率也較20年前成長4倍。

許多人看到這個統計數字可能十分訝異,老夫老妻生活在一起大半輩子,照理說來進入熟齡階段,個性應該較年輕時更成熟圓融,對彼此的優缺點都已經很了解,生活習慣也磨合得差不多了,為何會出現雙方或一方「忍無可忍」,必須走到分道揚鑣這一步呢?

女性經濟自主 孩子長大不再忍耐

曾有一項調查,統計「已婚人士的幸福比例」,結果顯示,認為自己很幸福的約占1~2成;不好不壞的約一半;處在水深火熱中約占3成,也就是感覺不幸福的已婚人士比幸福的人多。

專家分析,現代人壽命延長、女性地位和自主性提高,年輕時可能為了家庭生計或生兒育女忙碌,只能放棄自己的夢想,等到兒女長大、身上責任卸下以後,心中頓時升起「我還要忍耐到何時?難道我就要這樣過一生嗎?我想要實踐自己年輕時的夢想…」,因此即使已屆熟齡,也不畏分手,選擇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台灣社會型態發展往往依循著日本的腳步,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蔡增家指出,日本近年40歲以上、甚至60歲以上的熟齡人士,離婚比例愈來愈高,主要存在兩個原因:一是制度面因素,過去日本離婚法對女性比較不利;但自2007年日本新離婚法通過後,一旦離婚,女方可以獲得男方一半財產作為贍養費,此後日本熟齡、高齡離婚比例激增。

二是文化面因素,過去日本女性結婚後多半成為全職家庭主婦,但近年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鼓吹下,退休人士繼續工作,以及女性走出家庭、進入職場的風氣盛行;因此日本出現了一個新趨勢,家庭主婦會在孩子唸大學、獨立以後出來工作,熟齡再入職場,有工作收入,經濟獨立,就不一定要依靠先生。

日本社會學家荒川和久更進一步指出,日本持續增加的熟齡離婚,往往是太太掌握了主導權,也就是大部分的離婚都是由太太提出。

因為許多日本男人一生埋首工作,甚少培養興趣,一旦退休後,除了在家看報紙、電視,根本毫無去處;如果又不會主動幫忙家務,對太太而言,簡直是礙眼的大型家具,原本白天屬於自己的空間,現在多了一個沒有用處的男人。

「無法原諒他整天在家裡晃來晃去」,有些太太在丈夫退休後提出離婚;而先生也覺得很委屈,認為自己已經為這個家辛苦一輩子了!荒川和久認為,妻子會在丈夫退休後提出離婚,往往代表夫妻間的觀念想法早已有了落差。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