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遇上創新—Uber浪潮拍打台灣,消費者盼擁有更多選擇

當傳統遇上創新—Uber浪潮拍打台灣,消費者盼擁有更多選擇

從最早期的路邊攔車搭乘,到現在的手機APP叫車、行動支付,科技浪潮席捲而來,全面改變了我們的搭車模式。在Uber議題下,我們看的不只是合法性問題,更多的是本土運輸業者必須面臨的轉型需求。如何提升服務品質,贏回消費者的心,是未來傳統小黃的重要課題。

文/侯彥伶
攝影/顏志倫

根據2018年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平台調查,最讓網友受不了的小黃司機行為,前幾名分別是「聊天像在身家調查」、「繞路多收錢」、「狂按喇叭」、「抽菸吃檳榔受不了」等,顯示了一般民眾在搭計程車時,可能遇到的窘境;打開YouTube關鍵字搜尋,也有許多小黃司機為了搶客而亂切車道、逼車的影片。

再者,就是老舊車輛影響搭乘舒適感,據交通部統計,台灣計程車平均車齡為7年半,但有1萬7千多輛計程車車齡超過12年,其中更有1千9百多輛超過20年。若仔細分析,不難發現Uber在台灣的崛起,一部分與傳統小黃的搭乘滿意度低落有很大關係。

在消費者對Uber的看法方面,2017年2月Dataa.com數據平台也做過一份問卷分析,乘客揮別傳統小黃,轉搭Uber的理由中,有超過一半乘客認為,Uber的車款又新又多樣化,坐起來舒適又能滿足搭車體驗;而「價格便宜」、「乘車安全」、「司機服務態度好」等,也分別是乘客心中為Uber加分的原因。

細看消費者對搭車體驗的重視,已經從過去的「有車搭、方便就好」,轉變為追求更高品質、多樣化的服務層面。同樣是坐車,消費者自然傾向選擇車齡年輕、收費合宜的Uber,而只由App叫車,而非路邊攬客的經營模式,也讓Uber司機不用因搶客而違規、開快,讓消費者在乘車安全上也很有感。

網友票選小黃司機前6大討人厭行為

消費者:盼修法勿忽略民眾需求

對於Uber條款的修法,消費者則各持有支持與反對態度,但可看出對台灣整體運輸產業最期盼的,仍是服務品質的提升。

反對修法的消費者,認為市場競爭有創新才有進步,不該以舊法規限制新科技發展,且Uber搭車體驗上勝過小黃,是不容忽視的事實,希望交通部在考量計程車產業與司機的權益時,也不要忘記民眾有選擇交通工具的需求與自由。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消費者認為,Uber規避了運輸業的管理與乘客乘車保障,影響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希望Uber在談判前先把自己該負的責任處理好,合法了再來談權益。

總體看來,大多數的消費者盼望政府在政策制訂上,應該擁抱好的服務,讓整體環境朝正向、多元化發展。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