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一定要學才藝?】學才藝 兒童的新全民運動

【兒童一定要學才藝?】學才藝 兒童的新全民運動

根據統計,有一半的孩子都在補習,以前補功課,現在補才藝,這股趨勢從何而來?對孩子的影響又是什麼?家長應如何因應?

文/林麗文

浩勳是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每天中午從學校放學後,一、三、五下午要趕著上美語補習班,二、四要上電腦課,假日還要學小提琴。玉琳也不輕鬆,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所學的才藝除美語外,還有鋼琴、電腦。他們的情況並不是特例,而是很多小學生的生活縮影。

你的小孩也是如此嗎?

由於教育制度的變革,在高中甄試時擁有特殊才藝者可以加分,小朋友學才藝蔚成風潮,簡直成為全民運動。大部分的小孩,都難逃這波才藝學習熱潮。

很多家長因為看到鄰居和學校的小朋友都在才藝,擔心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點,以後會跟不上別人,就趕緊讓孩子學各種才藝,期許孩子能夠「多才多藝」,加強以後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陳太太原本堅持不讓上小學的兒子補習,希望他享受快樂的童年,後來眼見同事們都誤孩子去補習,天天討論孩子學到什麼。她的信念愈來愈動搖,害怕小孩不如人,最近只好讓孩子去補習英文。

以前補功課,現在補才藝

12年國教已上路,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委託醒吾科技大學進行電話民調,收集全台1174名受訪家長,調查幼兒園、國小、國中的學生課後輔導情況,發現從幼兒園到國中的家庭,共有70.87%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學科或術科補習班。

內湖國小二年級王老師說,班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在補習,以前補的是功課,現在大多數人都去補美語、音樂、美術等才藝課程。她認為這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因為學校提供的是基本教育,很難兼顧每位同學的程度及需求。

一位國小校長就說,有些小朋友每天都補音樂、彈四小時的鋼琴。他還見過一名小朋友因為對桌球有些天份,竟被像國手集訓,不但每天在學校要打二到三小時,回家後還要到老師家練桌球。

小孩忙著學才藝,家長也不輕鬆。趕著接送不說,學費也是一筆沈重的負擔,不禁大嘆現代父母難為,到底要不要讓小孩學才藝呢?

將來是展現特異功能的時代

以英語來說,台灣在加入WT0之後,有更多的外商集團來台灣做生意,台灣的商人也必須更常到海外和老外去談判、洽商。精通英語,變成是職場上必備的基本功。可是以學校的正統教育想學好英語,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很難。

即使現在的小孩,不用擔心那麼遠的未來,但迫在眉睫的升學壓力,也逼得他們無法不去正視這個問題。一向注重數理分數的高中名校建中,也感受到這股潮流,決定另外增加語文能力特別班。各所高中在甄試時,也會特別重視某一項專才,譬如:景美女中在意的是英語能力、大同高中是直排輪高手有加分的作用。建中老師、親子專家陳美儒就說:「將來是展現特異功能的時代。」

幫孩子開啟另一扇心靈的視窗

陳美儒表示,學才藝的動機絕對是好的,她並不反對小孩學才藝,尤其是語文類,更需要從小培養基本能力,「但不要誤小孩學到痛恨的程度!」

她也強調,學才藝除了增加自己未來的籌碼,還有一項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幫小孩開個心靈的視窗,在生活中找到屬於他個人的世界、開拓無限寬廣的天地。」但是很多家長都忽略這一點。「如果,孩子能有一個喜歡的興趣,誤他有發揮的空間,做為情緒的宣洩管道,或許,青少年就不會過得這麼苦悶。」

學才藝 沒有什麼一定要或一定不要

名作家游乾桂並不贊成小孩另外去學才藝,他希望給小孩一個快樂的童年,可是因為女兒的堅持學英文與鋼琴,也就只好尊重她自己的決定。「人家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上才藝班,我卻是求她不要上!」

學才藝其實沒有什麼「一定要」或「一定不要」,主要的是考暈孩子的需求及認清家長的動機。所謂的效果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或許他無法成為一位傑出的音樂家,可是他懂得欣賞音樂的美,又豈能說孩子浪費了那段習樂、愛樂的人生呢?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