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自由化 台灣大廠看天吃飯

電力自由化 台灣大廠看天吃飯

今(2020)年加州陷入一片火海,8000多起野火通報,34個郡出現火龍捲,多處電網設備被燒毀,使加州遭受自2000年以來最嚴重的限電危機。但真正讓加州能源吃緊的主因,到底是這樁天災?還是背後潛藏更實質的人為問題?

文/蕭有涵
攝影/顏志倫

加州,無論人口數或經濟生產總值,都名列全美第一,光是舊金山的矽谷,就有世界市值前10大的公司進駐,例如人們耳熟能詳的微軟、亞馬遜、蘋果、臉書、Google等,讓整個加州群星聚集,成為科技產業的發展重鎮。

然而,1970年發生石油危機,美國對過度依賴化石燃料產生危機意識,1998年便開始推動再生能源計畫;2018年,前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更簽訂參議院「100號法案(SB100)」,大力開展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預計在2025年將再生能源的發電比例調升至50%,並在2045年達到碳中和,實現淨負排碳的目標。

面對氣候變遷的搶救呼聲,和各界要求以全綠能生產商品的雙重夾擊下,台灣也須迎頭趕上,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但借鏡加州電力自由化產生的限電危機,台灣在客觀條件上,真的準備好了嗎?

壓垮加州電力的一場野火

上(11)月,全球最關注的國際大事,莫過於美國總統大選的開票結果。看著兩黨政治鬥爭幾近白熱化的同時,加州的大火也猛烈地延燒。拜登(Joe Biden)和川普(Donald Trump)兩位候選人對氣候變遷的能源政策大相逕庭,拜登主張重返巴黎氣候協定,達到2050年零排碳目標;川普則堅守發展石化能源,致力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而選民也對此作出了決定;如今拜登勝出,他的承諾是否能兌現?

自今(2020)年7月,加州因受極端氣候變異的影響,發生近8000起野火災難,造成5000多處建築受損、10萬人緊急疏散和20人死亡;這場大火燒毀超過315萬英畝林地,相當於1/3個台灣,除了讓加州的消防系統陷入緊繃,也導致當地面臨20年來最大的限電危機。

然而,加州的電力危機不是新鮮事,原本州內共有3大民營公用電業公司,壟斷電力市場,分別是太平洋瓦電公司(Pacific Gas and Electric Company,簡稱PG&E)、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簡稱SCE)及聖地牙哥瓦電公司(San Diego Gas & Electric,簡稱SDG&E);但政府為提供人民更多用電選擇,於1996年推行了電力自由化,殊不知此舉竟引發2000年以來第一起電力危機。

中華經濟研究院分析師鄭睿合表示,當年夏季用電尖峰,批發價從30~40美元/MWh(百萬瓦時),飆漲10倍至400美元/MWh;然而,下游零售業者因受法規限制,價格不升反降,導致零售業者買高賣低,嚴重虧損;在法規體制未能跟進的情況下,電力自由化差點斷送這3家電力公司的命脈,導致電力市場嚴重受創,但最無辜的,還是加州境內需要承擔限電窘境的老百姓。

截至2019年,加州的發電種類占比為:天然氣34%、再生能源29%、水力發電15%、燃煤13%、核能發電9%。其中,燃煤、核能電廠抗議聲浪最高,最先被淘汰;其次是在中南加州沿海的4座天然氣發電廠,因空汙問題嚴重,預計在今年除役;此外,加州政府預期2045年要達到100%的再生能源用電比例。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