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安全堪慮 都更莫打假球

老屋安全堪慮 都更莫打假球

文/謝璦竹

本(11)月將舉行地方縣市長與議員選舉,而近期地震頻發,雖然幸無傷亡,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議題再度上升為許多候選人的政策前沿。

然而,不管是都市更新,還是門檻較低的危老重建,推動速度一直上不來,近年更因為營建成本暴漲,開工明顯減速。對於如何加快都更及危老重建,專家認為政府必須拿出魄力,不要打假球。

尤其雙北老宅數量龐大,隱患極深,自921大地震以來,重建呼聲就沒斷過。我國都更法制化迄今已近60年,1964年〈都市計畫法〉增加「舊市區之改造與新市區之建設」專章,復於1973年修法改為「舊市區之更新」專章,然而檢視成效卻進展遲緩。

據政治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賴宗裕教授指出,1960年代至80年代期間,都市更新由政府完全主導,但至80年代後期,政治經濟的民主自由逐漸深化,加上公務體系人力不足等因素,推動力道難以為繼,成效不彰,政府由主導者退轉為審查者。

至1993年,台北市政府修訂〈台北市都市更新實施辦法〉,加入以容積獎勵方式,吸引民間團體推動都市更新,正式揭開了「民辦都更」的序幕。隨後在1998年11月發布實施的〈都市更新條例〉,承襲台北市的實施規範,提供容積獎勵鼓勵民間推動都市更新事業,並引入權利變換及都市更新會等制度。

然而,在民辦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公辦都更」近年又重新成為希望所寄。雙北市政府與中央先後成立行政法人住宅與都更中心,專責都市更新。

儘管都市更新是國家重大政策,但土地是私人的,重建的是私人房產,整合面臨重重困難,導致各地縣市政府多半重重劃、輕都更。但重劃市地並不能解決這些老舊危宅的風險,專家呼籲,政府應實施全面普查,並拿出魄力來加速都更。

營建成本暴漲 危老停擺

除了原本面臨的整合困難,近年通貨膨脹飆漲,更讓都更與危老重建市場幾乎停擺。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說:「短期兩三年內,因為營建成本上漲太多,而房價趕不上成本漲速,建商對危老改建的動力不高,甚至有建商直接讓建照逾期撤銷。」

營建成本上漲對都更危老的建商來說,有所謂「三倍數效應」,也就是許多上百億元規模的大型指標都更案,多半以建商1/3、地主分回2/3作為分配比例。以造價每坪漲10萬元為例,建商每坪負擔就增加30萬元。因為建商除了要負擔自己的部分,連同地主造價成本上揚的部分也要一併吸收。量體愈大,「三倍數效應」對建商所造成的衝擊就愈大。



訂閱數位電子雜誌  暢讀精彩全文 

  √禪天下官網雜誌全閱讀
√每月新增3-5篇文章可「線上聽禪」
√每月簡訊通知當期電子雜誌連結
 

  會員登入   前往訂閱 


 

收藏本篇文章
ClosePlease login

No account yet? Register

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