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覺妙宗明(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總教授師)
AI圖片生成 / 江玉涵
佛性的定義,是依「佛」的意義而來,最常見的說法為佛是「覺悟者」,一切眾生皆有覺悟之性,名為「佛性」。
《華嚴經》曰:「佛性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涅槃經》曰:「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
傳統佛教對「佛」的解釋十分飄渺而簡略難懂,僅以「覺悟者」一語帶過,令人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到底佛是什麼?此因末法時代很少修行人見證佛,故自說不出所以然來。
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是一位經真修實證而如實見證佛道的聖者,祂所說的「佛」,則內容充實易懂、簡潔有力:「佛」是超高的真光明,極致的真智慧,博大的真慈悲,絕對的真超能,無限的真自由,永恆的真生命」。《成佛之禪》中也提及:「佛是宇宙主」。
人只有人性 沒有佛性
因此,什麼是佛性?在《成佛之禪》中,悟覺妙天師父開示道:「修超生命光、超智慧光、超聖靈光,一世成就聖佛」,可見「佛性」是一種無上的超生命之光、超智慧之光、超聖靈之光。
悟覺妙天師父在〈天性使命〉的法語中開示道:「修行是要找回本有天堂的自己,那個無上尊貴的自己,有光有電的自己,你要了悟這項天性使命。」由此可知,佛性是一種帶著光電能量的「無相智慧體」,這是就光的展現與否而言,因此佛性也可以理解為「佛性之光」。
悟覺妙天師父說,人只有「人性」,沒有「佛性」,雖然佛經上說眾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此處「佛性」只是代表最原始靈性的「子光」佛種。
可是經過人間大染缸、五濁惡世的生死輪迴,造業汙染使半點「光」都透不出來,全被靈障、業障的烏雲包裹著,只呈現一團黑氣。所以才說人只有人性,沒有會放光的「佛性」。
要想修行成佛,一定要修電、修光。修行人就必須要找到一位能傳光電能量的證道聖佛。得到「佛性」之光,可以先淨化業力,再設法讓佛性之光擴大,大到與宇宙一體,日月同光。
在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之上古時代,《易經》上稱得道的聖者為「大人」,當時還沒有「佛」、「菩薩」的名稱及概念。《易經˙乾卦˙文言》中就提到:「夫大人者(相當於佛教中之佛菩薩),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由此可見,真理不分東西方,聖者所見略同。
得佛性之光 與宇宙同體、日月同光
佛性是帶有很強光電磁場的光能。而人的自性或稱為人性,最原始的狀態也是個發光體,來自宇宙的本體,但只是微小的種子光,眾生皆具「佛性」,指的是最初始的靈性子光(佛種)狀態,也稱為人的「自性」。但後來這一點靈光就隱而不現,才導致流轉六道、生死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