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茶桌植茶製所屢獲國際大獎
2025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春季消費品展齊聚全球28位設計師,來自台灣的周姿羽也在其中。她設計的茶桌「植茶製所」以實踐永續環境理念,去年獲得台灣金點新秀設計獎,經台灣設計研究院的新一代設計展向德國推薦,周姿羽從118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Ambiente展唯一的台灣代表設計師。
【社會企業案例篇】上下游新聞市集 友善農產新聞平台
上下游新聞市集成立的初衷,是為小農與消費者間構築一個訊息溝通的平台,新聞部報導土地和農民、食物的故事,產品部負責產品的接洽、開發和行銷,讓產地的情況透過報導被看見,引起民眾的關心和討論,讓小農辛勞的成果有多樣化的輸出管道,消費者的購買、食用是最基本而直接的支持。
傳統纏花技藝 蛻變時尚配件
走進宜蘭傳統藝術中心東方纏的店鋪中,陳列許多東方纏設計總監張金蓮設計的纏花作品。各種色澤鮮明,華美大方的花朵飾品,很難想像這是由一絲一線精心纏繞製成的。透過張金蓮的巧手與創意,將這些由傳統的纏花改良、設計,既傳承了舊時漢文化的吉祥與富貴之意,同時融合了現代美感和風格,成為獨樹一格的工藝品。
侯奕瑋帶你從一杯咖啡認識北投風土
或許很多人都不會將農業和台北市劃上連結,更難以想像在北投大屯山上竟有一片占地2公頃的咖啡園林,種植了1,000多棵咖啡樹,採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管理方式,在飽含火山土壤養分的天然條件下,孕育出風味獨特的火山咖啡,這是位於海拔高度300公尺的「大屯29莊園」。
新埔青澀柿染 釀出樸素時尚
柿子與柿餅的故鄉——新竹縣新埔鎮,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裡其實也是全台唯一發展柿染工藝的根據地。柿染,可說是一項既典雅又時尚的綠色工藝。柿染坊除了向柿餅加工區回收柿子皮,也向農民收購落果,一方面減少農民損失,一方面可將柿子皮及落果加以利用,轉變成資源,提煉出純天然的柿染料,開發柿染生活工藝品。
動物爸爸葉傑生 獨特生肖書畫藝術創作
葉傑生在台北市永和區成立一處妝點精緻的藝文和保育基地,取名「動爸の家」,目前陳列的是葉傑生親自一筆一畫精心創作的書畫作品,其中十二生肖動物書畫的每一幅生肖,都同時與中國文字完整結合,不僅展現出動物各自特有的形貌,更充分表達了中國象形文字的藝術風采,稱得上是中國書畫創意的極致作品。
台灣竹業的傳承、文創、再復興
隨著全面工業化,竹業生產線大量外移中國,目前全台灣僅存篁城竹簾唯一一家竹簾工廠。由於負責人致力轉型升級,至今已歷三代傳承,除了進攻文創市場,也配合地方政府成立文化館,延續竹藝產業與文化的保值和發揚。
喚起時代記憶 重塑壓花玻璃新生命
復古典雅的壓花玻璃,是台灣早期常見的玻璃樣式,如今隨著房屋結構的改變及需求量減少,已逐漸被捨棄、淘汰,消失在都市的街景中。然而近年許多設計師開始從老物汲取靈感,創作出不少具特色的文創商品,讓壓花玻璃重獲新生,得以重返人們的生活。
新竹將軍村文創大翻新
「將軍」回來了!擁有60餘年歷史的金城新村,又稱新竹將軍村,,新竹市文化局將15棟尚未拆除的將領眷舍登錄為歷史建築,並重新規劃,賦予新生命,讓廢棄的老建築以圖書館的全新風貌與大眾見面,成為新竹市生活百科的文創園地。
龍瑛宗文學館—百年建築變身文學基地
座落於新竹縣北埔國小旁的龍瑛宗文學館,前身是日據時期北埔公學校的老師宿舍,擁有百年歷史;歷經整修後恢復原貌,華麗變身為帶有濃厚日式建築色彩的文學基地,紀念日據時期出身北埔的著名客籍作家龍瑛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