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覺妙天禪師開示自性天機「精神體修行,成就法身」
2025年9月6日在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台北市南港大禪堂,悟覺妙天禪師為弟子們開示「印心佛禪成就法」,傳授精神體的修行法門,期許弟子可以早日成就法身,解脫輪迴。
救世會連續12年榮獲宗教公益獎
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長年行善公益,繼去(2024)年首次榮獲「宗教公益深耕獎」與第11年「宗教公益獎」,今年再度得到宗教公益獎肯定。未來將持續秉持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的慈悲與大愛精神,戮力以赴地將禪的祥和種子傳播到世界各地。
許孩子一個禪的幸福人生
「親情流露便是禪!」這是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的〈家庭禪〉其中一句偈語,正是斗六禪修會館舉辦0~2歲寶寶系列活動的寫照。在禪修會館裡,充滿佛光,磁場祥和,家長陪伴孩子在寶寶活動上進行視覺、聽覺、觸覺及律動的五感探索,也抱著孩子一起體驗靜心,讓平日忙於照顧家庭的家長,在悠揚的佛曲樂音中,感受片刻心的寧靜。
解救大腦疲勞 你需要禪定充電
心靈本身是一個能量來源,當我們透過禪定或深度放鬆,讓心裡的雜音安靜下來,心靈能量就能流入身體,這種感覺就像手機真的插上電源,不只是關機,而是開始補電。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睡得少,但禪定過後,反而覺得比熟睡一晚還清醒。
禪宗第十二代祖師馬鳴大士尊者「明暗元不二 非取亦非離」
馬鳴大士尊者,古印度波羅奈國人,於佛陀入滅後六百年間出世,為禪宗第十二代祖師。尊者因修行功德殊勝,一名「功勝」;「馬鳴菩薩」則是人們對他的尊稱,此尊號的由來傳聞眾多,其中一說是尊者說法感人肺腑,連餓了多日的馬兒聽到,都立刻停止進食,專心聽法,聞法後若有感悟而仰天嘶鳴,世人於是尊稱其為「馬鳴菩薩」。
中秋節專題 古典詩詞中的月圓情懷
古人常以詩詞歌賦作為表達情感的方法,自古以來,有關月亮的詩歌非常多,可從中一窺他們對月圓之時的情懷。據徐國能指出,描寫中秋節的詩詞約在中唐後逐漸興盛起來。
建立心理安全感 造就高績效團隊
主管是營造組織心理安全感的重要角色,當領導者抱持開放的接納態度,成員不會擔心說錯話而被責罰,自然能凝聚向心力,並提高組織效率。心理安全感是一種主觀感受,經由人與人的相處長期累積而來,與主管對待員工的態度息息相關,因此,從成員是否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可以判斷一個團隊的心理安全感。
- 1
- 2